本期同大家分享近期在EuropeanRadiology上的一篇文章,研究者来医院。该文为一项RCT研究,比较在经皮治疗恶性肝门部胆道梗阻治疗过程中,采用覆膜支架与裸支架的疗效差异。
经过层层筛选后,最终纳入本研究的有61例患者接受覆膜支架,58例患者为裸支架治疗。
覆膜支架与裸支架示意图
a:带侧孔的Viabilstent(Gore).b:UncoveredknittedZAstent(Cook)年前.c:Uncoveredlaser-cutZilverstent(Cook)年后
患者的纳入过程见下图:
入组本研究患者的基本特征见下表:
研究比较的指标为:手术的安全性、临床成功率、辅助化疗情况以及支架的通畅率及患者生存时间。
结果显示:严重不良事件(P=0.4)、30天死亡率(P=0.5)等在两个支架组中均无差异。详见下表:
覆膜支架组34%的患者和裸支架组41%的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P=0.5)。
覆膜支架组支架闭塞率为54%,而裸支架组为57%,(P=0.8)。
详见下表:
覆盖支架组中位通畅期为天(95%CI–)和裸支架组为天(95%CI75–)(P=0.1),见下图。
覆膜支架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79天(95%CI52–),裸支架组为92天(95%CI60–)(P=0.3),见下图。
结论:在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治疗中,在安全性、临床成功率、辅助化疗率、通畅性或生存率等各个方面,均没有证据表明ePTFE-FEP覆膜支架优于裸支架。
学习笔记:
关于覆膜支架:本研究中选用的为直径8mm的Viabil支架,依据作者的描述,支架肝门端2cm内有侧孔,便于胆汁引流。放大的图像如下:
覆膜支架再狭窄的原因:覆膜支架几乎避免了肿瘤生长导致的再狭窄,作者考虑主要原因为胆泥及细菌的生物膜形成所致。可见胆道支架再狭窄的原因不仅仅是肿瘤进展。抑制支架再狭窄也可以在细菌生物膜形成等方法寻找突破。
支架后的化疗:开始化疗的胆红素临界水平设定为2mg/DL(34μmol/L)。化疗方案以吉西他滨或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以及奥沙利铂或5FU化疗5mg/DL(85.5μmol/L)。胆管癌的治疗不能停止于解除黄疸,在此基础上我们要通过化疗、放疗、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理解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