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一院消化科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微创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器械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射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

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李霆博士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ERCP也从单纯的检查诊断发展到临床治疗阶段,是“应用内镜技术进行外科手术”,让部分以往要通过外科开刀手术才能治疗的肝、胆、胰疾患通过微创的方式就能完成治疗。

ERCP从诊断步入治疗时代

李霆博士介绍,当今,ERCP已成为胆胰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治疗性ERCP的优点是:禁忌症少,对高龄、危重状态的患者也能适用,这就为高危患者的其他疾病治疗创造了机会;创伤小,患者的耐受程度高、可重复进行,为部分不适合外科方法治疗的患者创造了条件;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

目前,省一院消化科治疗性ERCP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去年,省一院消化科完成近例ERCP治疗。

治肝胆胰疾病有了新方法

李霆博士表示,治疗性ERCP主要临床应用:胆总管结石、胆道寄生虫;胆源性胰腺炎;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胆、胰肿瘤胆道支架再通等方面。

ERCP:手术小,创伤少。

如胆总管结石,以往要切开胆管做取石术,需要开大刀,伤口恢复要3个月左右,患者的腹部留下难看的疤痕。而现在得益于治疗性ERCP技术的应用,尤其是直径2.0cm以内的结石,行内镜下取石是安全、可行的。即使结石巨大,经过碎石后可分次取出,避免了外科手术,患者腹部也不会留下疤痕,术后两三天就能出院。体现了ERCP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ERCP:小手术,大作用。

对于重症胰腺炎,重症胆管炎等危重疾病,胆总管结石多为诱因,若不及时解除结石所致胆总管阻塞,患者将面临生命危险。治疗性ERCP创伤小,患者耐受程度高,即使患者病情危重也有机会操作,以小博大,直接解决胆总管阻塞的疾病核心问题,为患者后续治疗赢得机会。

ERCP治疗的成功体现了以下特点:微创治疗,安全保障,禁忌症少;病因治疗,解除胆、胰管高压状态,直接解除患者核心问题。

转载自春城晚报









































北京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hku.com/jbbj/57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