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老祠堂变身新文化中心

广东东莞老祠堂变身新文化中心

在广东东莞麻涌镇,老祠堂一直以来都是村民集会的主要场所,大到龙舟节一类的举族大事、小到婚丧嫁娶,都是在祠堂举行,一些重要的事情也都是在祠堂内颁布,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祠堂文化。现在这些老祠堂在政府、企业及村民多方参与下,重新得到修缮,变身村民新文化中心。

在东莞至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麻涌祠堂大步庙,新基灯笼太和寮”,这里面第一个说的就是麻涌的祠堂。麻涌镇现在保存下来有39间祠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事的变迁,曾在麻涌历史上红极一时的祠堂,日久失修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腐蚀严重,逐步被村民冷落。

为了挽救这一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2008年麻涌镇决定投资1500多万元,用于对该镇多间受损祠堂进行修缮,同时将该镇打造成具有水乡特点的“祠堂文化”品牌。现在经过大力修缮,麻涌祠堂已变身村民新文化中心。

在政府出资同时,企业气力也参与到祠堂保护修缮中。祖籍东莞麻涌镇的香港知名企业家陈冠杰就出资2000余万元人民币在该镇建设陈公祠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堂,目前该祠堂已建设完工,建成后将成为村民新文化中心。

陈冠杰表示,捐建祠堂是他多年的梦想,陈氏从江西迁徙至东莞已有1000多年,他希望有了这个祠堂,村里人更可以了解本土的历史,传承文化。以后这个祠堂可以作为村里文化建设的阵地,在祠堂里面加入相干设施,让村民在此唱粤曲、舞狮等,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麻涌镇修缮祠堂,发展祠堂文化也得到了村民大力支持。该镇麻四村的蔼林萧公祠始建于清乾隆年,是该村唯一保存下来的祠堂,由于年久失修和风雨腐蚀,祠堂建筑结构开始腐坏。为了让蔼林萧公祠这一镇级文物得到更好的保存,村民主动捐款,终究投入35万元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修缮。

据了解,目前蔼林萧公祠修缮工程已接近完工,修缮后该祠堂将成为村里老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hku.com/jbbj/6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