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管炎及胆囊炎东京指南(TG13:UpdatedTokyo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cutecholangitisandcholecystitis)是在年版的基础上通过全世界多中心回顾性分析后进一步完善而来,对胆管炎的诊断标准,病情严重程度进行了更精细的划分,急性胆管炎由于其病死率高,早起症状不典型,故本文仅对急性胆管炎进行描述。
对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早期表现,年chacort首先提出腹痛,黄疸,发热三联征及身体僵直为诊断标准。并一直被外科同道所沿用。但符合CharcotTrid的急性胆管炎仅占急性胆管炎的50%-70%。年,由Raynald及Dargan提出急性梗阻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腹痛,黄疸,发热,休克及意识障碍。既Raynaldpentat。遗憾的是,符合典型Raynaldpentat的急性梗阻性胆管炎也仅仅占急性梗阻性胆管炎的30%。而大多数患者可能缺乏典型表现导致漏诊而死亡。基于此,TG13在TG07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建议对于怀疑急性胆管炎的病例,纳入TG13系统进行诊断。
TG13对急性胆管炎的诊断及分级标准如下:
对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指南提出血常规,肝功能,CRP是必不可少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对高度怀疑的急性胆管炎,建议行肾功能,凝血四项,动脉血气分析检测进一步评估其他脏器功能损伤程度。同时行血淀粉酶检查排除胆源性胰腺炎,血培养检测指导抗菌药物应用。
对于影像学诊断,指南推荐超声检查及肝胆CT检查同时进行,互为补充,对于胆管扩张,胆管积气征是急性胆管炎的强有力证据。同时还可明确梗阻原因及梗阻部位。尽管指南并未提及MRCP检查,MRCP空间分辨率虽不及CT,但MRCP对胆道结石,尤其是钙化不全的结石敏感性及特异性明显优于CT检查。
对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策略,指南建议将急性胆管炎分成三级,在严格分级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治疗。无论分级如何,抗感染治疗及胆道引流是急性胆管炎治疗的基石。
对一级病例,大多数病例通过规范的感染治疗既可控制病情,而适用于急性手术干预的情况是:1.对抗感染治疗无效,2.感染控制后的病因治疗,如胆管结石,胆管肿瘤,或胆管狭窄。手术方式包括ERCP,PTCD,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对于胆道手术后的病例,大多数不需要手术干预。
对于二级病例,指南建议紧急行ERCP,PTCD,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对于病因治疗,若情况紧急建议病情稳定后进行。
对于三级病例,建议首先进行脏器功能保护,如血管活性药物,扩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无创或有创通气,等病情稳定尽快手术治疗(ERCP,PTCD,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对病因治疗,尽可能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择期进行。
对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有休克征象时,遵从Acutesepsisbundle(急性炎症集约化治疗模式?):
Sepsisresuscitationbundle:1.急查血乳酸脱氢酶(血气分析评估酸中毒程度);2.快速液体复苏,平衡盐或胶体液;3.立即广谱抗菌药物应用,用药前行细菌培养检测;4.如液体复苏无效(平均动脉压小于65毫米汞柱或乳酸脱氢酶大于),行中心静脉置管并保持中心静脉压大于8厘米水柱,保持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大于70%,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Sepsismanagementbundle:1.按照ICU标准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无反应查找原因;2.使用rhAPC(re治疗白癜风价格得了白癜风可以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