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介入科为91岁高龄的梗阻性黄疸患者,运用介入技术解除胆道梗阻,获得成功。
据了解,该患者曾咨询过外科,因高龄,病情危重,家属决定放弃手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介入科。入院时,患者状态较差,皮肤和眼睛的巩膜颜色黄染较重,化验总胆红素μmol/L(参考值0-20μmol/L),直接胆红素μmol/L(参考值0-6.8μmol/L),提示肝功能极差,生命垂危。介入科团队经过慎重评估患者的病情,决定给患者采取介入技术解除胆道梗阻,手术仅用半个小时,过程顺利。后期辅助保肝药物等治疗,半个月后胆红素恢复到了正常值,肝功能恢复了,老人家得救了。
”梗阻性黄疸常常由于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胆囊癌、胆道结石等疾病引起,患者会出现皮肤和眼睛的巩膜颜色变黄、皮肤瘙痒、尿的颜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血液化验显示胆红素特别是直接胆红素升高、转氨酶异常等。出现严重的梗阻性黄疸时,患者的肝功能和全身情况常常比较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这就需要迅速降低黄疸、改善肝功能,为外科手术或化疗创造条件。
医院介入科崔铉默主任介绍:解除梗阻性黄疸的关键在于解除梗阻,使胆道恢复通畅,或者将淤积的胆汁引流出体外,这就需要采用介入放射学的技术来进行,即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和胆道支架置入术。此技术是在DSA透视下,用很细的穿刺针经皮肤穿刺进入肝内胆管,显示肝内胆管和梗阻部位后,在导丝帮助下,在梗阻上方放置一根或多根塑料的引流管,就可将胆汁引流出体外,从而迅速降低黄疸,改善肝功能,控制胆道感染。如果不考虑外科手术,可在PTCD的基础上,在胆道梗阻的部位放置金属支架,从而使胆汁按照正常的途径进入肠道,有助于避免体液丢失和胆道感染,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也能得到较好的保证。
崔铉默主任介绍说,通过介入途径解决梗阻性黄疸,优势多,比如微创性、局麻、疗效好,现在已经成为缓解胆道梗阻的常规手术。医院介入科20年来已经收治余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绝大多数患者都成功的解除了胆道梗阻,延长了生存期。
介入科供稿
鞍山市医院服务号
as_hospital
长按识别左侧在哪儿治疗白癜风好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