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常见病之胆囊炎胆结石简介

一、主要分类

1.急性胆囊炎好发于有结石的胆囊,亦可发于胆管结石、全身或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创伤、休克等均可引发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2.慢性胆囊炎90%以上为结石引起,也可由于梗阻因素、理化因素、感染因素、血管因素等,也可能由急性胆囊炎演变而来,或者起病即进入慢性期。

3.结石性胆囊炎因结石的机械刺激或梗阻引发的胆囊急慢性炎症,有时结石并未引发临床症状,即为静止性结石。

4.非结石性胆囊炎由非结石引起的胆囊急慢性炎症,本类情况相对较少。

二、主要病因

1.梗阻因素由于胆管或胆囊颈梗阻,胆汁潴留,高浓度的胆盐即可引发胆囊炎症,以后继发感染形成早期的化脓性炎症,以结石造成居多,较大结石不易造成全部堵塞,多以机械刺激为主,形成慢性炎症。

2.感染因素全身感染或者局部病灶之病菌或寄生虫经血行、淋巴、胆道、肠道等扩散途径造成胆囊感染。

3.化学因素高浓度的胆盐,胰液反流进入胆囊均可造成炎症。

4.其他因素血管原因、烧伤、休克、大手术、糖尿病等慢性病,均可累及胆囊引发炎症。

5.胆结石的形成主要原因

(1)代谢因素正常胆汁中的胆盐、磷脂、胆固醇按一定比例存在,当代谢原因导致胆盐、磷脂含量降低,胆固醇析出聚合后形成结石。

(2)细菌感染细菌的菌落可形成结石的核心,细菌感染造成的胆囊分泌物包裹结石核心从而形成结石。

(3)胆汁的Ph改变或者缺乏维生素A均可造成结石的形成。

三、临床症状

1.急性期

(1)腹痛多在饮食过饱或脂肪摄入太多,过度劳累,受寒,精神因素等引起,多在夜间发作。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绞痛,阵发性加重,可放射至有肩胛骨下角区或右肩背部,常伴有恶心呕吐等。

(2)全身表现早期无发热,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38-39度发热,化脓性胆囊炎可高热至41度。严重者可出现休克。(3)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呕吐物含有胆汁等。

(4)黄疸

2.慢性期

(1)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上腹或右上腹隐痛或刺痛,可放射至有肩胛骨下角区或右肩背部,常伴有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过多脂肪摄入或劳累后加重,多呈间歇性。胆管梗阻后出现绞痛,多无发热。

(2)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多有反复发作或绞痛史,冬秋季节发病频繁,平时可有上腹或右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症状。疼痛可放射至有肩胛骨下角区或右肩背部。过多脂肪摄入可加重病情,发作时可伴有无发热。较大结石多无症状。

四、治疗原则(以医生处方为准)

对症用药(多与疏肝利胆药联合应用,如:鸡骨草胶囊+消炎利胆片)

+抗感染药(喹诺酮类/二代、三代头孢+替硝唑)

+解痉止痛药

+排石药(适用于有结石患者)

一般用药:消炎利胆片、金胆片、胆舒软胶囊、胆康片、胆乐胶囊、鸡骨草胶囊、柴胡疏肝丸、利胆排石颗粒等。

五、健康指导

1.胆囊炎急性发作期禁食油炸食物、蛋类、肉类、高胆固醇类,饮食清淡、定时。

2.保持大便畅通,调节心情,多运动。

3.茵陈6-15g沸水泡服(适用于湿热体质)。

六、营养素推荐

1.磷脂(胆汁由胆盐、胆固醇、磷脂构成,当磷脂含量下降后引起胆盐析出,胆盐刺激胆囊,胆固醇析出后形成结石。)

2.蜂胶(蜂胶中丰富的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类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有调节免疫力、修复黏膜组织的作用。)

3.大蒜油(广谱抗菌、改善免疫力。)

赞赏

长按







































寻常型白癜风的偏方
南昌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hku.com/jbbx/71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