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也有人注意到慢性胰腺炎病人与胰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发现慢性胰腺炎病人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明显增高;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职业、环境、地理等。
50岁的罗阿姨剑突下出现不规则隐痛已经3年,并时常有嗳气,反酸、饱胀等胃病症状,就按照胃炎治疗了好几个月,但症状不见好转,且疼痛越来越厉害,有时连腰背都开始疼。罗阿姨被“胃病”折磨得消瘦异常,痛苦不堪,转院后进一步检查发现:她其实患了胰腺癌。
1胰腺在哪里?有什么用?
胰腺,是“隐居”于我们身体上腹部深处的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器官,分为头、颈、体、尾4个部分。胰头是右侧端膨大的部分,被十二指肠呈“C”形环绕;胰尾是伸向左上方较细的部分,它的前方有肝、胆、胃等器官覆盖;末端常与脾门相连。
胰腺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器官虽小但作用非凡,可以说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与生命息息相关。在整个消化道内,胰腺也是最重要的分泌腺之一,兼有内外分泌的双重功能。
胰腺的内分泌功能是通过胰岛分泌各种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等激素来实现的,参与人体的生长调节和物质代谢,最为人熟知的作用就是调节血糖。
胰液则是胰腺外分泌的产物,由胰腺腺泡和导管系统共同产生,正常人体每日分泌1-2升胰液,其含有大量的消化酶和碱性液体,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主角”作用!故而,一旦胰腺有了问题,常常表现出来的就是消化功能的障碍,尤其是胃部的不适。
胰腺癌的平均患病年龄为63岁,男性略高于女性,一般40岁以下的人患胰腺癌极少,但近年的统计显示:年轻的胰腺癌病人较10年前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且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改善和人口的老龄化,胰腺癌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被称之为“癌中之王”。我国统计资料显示,患者5年生存率在5%左右。
2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低,严重影响了患者预后。约90%的胰腺癌发现时已处于晚期,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非常困难。这与胰腺的特殊位置结构、邻近有很多脏器毗邻有关,许多患者早期会误以为是胃、胆囊、肝脏的疾病,导致漏诊发生。
B超检查最常用的辅助手段,但是B超对肝脏、胆囊的诊断敏感性远远高于胰腺,而B超对胰腺的诊断容易受腹壁脂肪厚度和胃肠气体的影响,对早期胰腺癌的形态学变化,B超往往看不清,容易出现假阴性。而CT、MRI等检查毕竟价格比较昂贵,当B超检查阴性时,很多患者往往拒绝接受CT或MRI检查,从而丧失早期诊断的时机。因此,对于临床上出现一些症状不能排除胰腺癌可能时,应详细检查,并定期随访。
影像学诊断技术是胰腺癌定位和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腹部超声直接显示胰腺及胰腺周围图像,可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同时可观察有无肝、淋巴结转移。此外,具有简便易行,无痛,无创伤,价格便宜的优点。
2、CT目前可作为胰腺肿瘤病人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病变累及范围,指导治疗方案,尤其对于胰腺肿瘤的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3、内镜超声优于普通超声,可发现小于1毫米的肿瘤,是目前对于胰腺癌分期最敏感的检查手段。同时,对于鉴别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有显著优势。
4、磁共振MRI可显示胰腺轮廓异常,可以判断早期局部侵犯和转移,是胰腺癌是术前预测的较好方法。
5、胰腺癌患者早期可有血、尿淀粉酶一过性升高;胰腺癌血清学标志物CA19-9,胰癌胚抗原、胰腺癌特异抗原、胰腺癌相关抗原可升高。
胰腺癌的临床症状的出现主要取决于肿瘤在胰腺的部位。胰腺肿瘤好发于胰头,腹痛、消瘦、黄疸是胰头癌最常见的三大症状。当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时,常已临近晚期。
3胰腺癌的早期症状
胰腺癌临床表现取决于癌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累及的情况。其临床特点是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最多见的是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虽然有自觉痛,但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压痛,如果有压痛则和自觉痛的部位是一致的。
1.腹痛
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不管癌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疼痛。除中腹或左上腹、右上腹部疼痛外,少数病例主诉为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痛,甚至有睾丸痛,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当癌累及内脏包膜、腹膜或腹膜后组织时,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
2.黄疸
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黄疸属于梗阻性,伴有小便深黄及陶土样大便,是由于胆总管下端受侵犯或被压所致。黄疸为进行性,虽可以有轻微波动,但不可能完全消退。黄疸的暂时减轻,在早期与壶腹周围的炎症消退有关,晚期则由于侵入胆总管下端的肿瘤溃烂腐脱,壶腹肿瘤所产生的黄疸比较容易出现波动。胰体尾癌在波及胰头时才出现黄疸。有些胰腺癌病人晚期出现黄疸是由于肝转移所致。约1/4的病人合并顽固性的皮肤瘙痒,往往为进行性。
3.消化道症状
最多见的为食欲不振,其次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食欲不振和胆总管下端及胰腺导管被肿瘤阻塞,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有关。胰腺的梗阻性慢性胰腺炎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也必然会影响食欲。少数病人出现梗阻性呕吐。约10%病人有严重便秘。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而致腹泻:脂肪泻为晚期的表现,但较罕见。胰腺癌也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脾静脉或门静脉因肿瘤侵犯而栓塞,继发门静脉高压症,也偶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4.消瘦、乏力
胰腺癌和其他癌不同,常在初期即有消瘦、乏力。
5.腹部包块
胰腺深在,于后腹部难摸到,腹部包块系癌肿本身发展的结果,位于病变所在处,如已摸到肿块,多属进行期或晚期。慢性胰腺炎也可摸到包块,与胰腺癌不易鉴别。
6.症状性糖尿病
少数病人起病的最初表现为糖尿病的症状,即在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如腹痛、黄疸等出现以前,先患糖尿病,以至伴随的消瘦和体重下降被误为是糖尿病的表现,而不去考虑胰腺癌:也可表现为长期患糖尿病的病人近来病情加重,或原来长期能控制病情的治疗措施变为无效,说明有可能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又发生了胰腺癌。
7.血栓性静脉炎
晚期胰腺癌患者出现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或动脉血栓形成。
8.精神症状
部分胰腺癌患者可表现焦虑、急躁、抑郁、个性改变等精神症状。
9.腹水
一般出现在胰腺癌的晚期,多为癌的腹膜浸润、扩散所致。腹水可能为血性或浆液性,晚期恶病质的低蛋白血症也可引起腹水。
10.其他
此外,患者常诉发热、明显乏力。可有高热甚至有寒战等类似胆管炎的症状,故易与胆石症、胆管炎相混淆。当然有胆道梗阻合并感染时,亦可有寒战、高热。部分患者尚可有小关节红、肿、痛、热、关节周围皮下脂肪坏死及原因不明的睾丸痛等。锁骨上、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也可因胰腺癌转移而肿大发硬。
4胰腺癌的高危诱因
研究发现,胰腺癌的发生与地理区域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那些喜食腌制、炙烤食物、长期高脂肪、高动物性蛋白饮食的地区的胰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其他如肉类和高热卡饮食,特别是高碳水化合物,奶制品和海洋食物也是有关因素。
而饮食结构中高纤维、水果和新鲜蔬菜的人群患胰腺癌较少。
虽然饮用咖啡因酒精类饮料被认为是正在增长的危险因素,但是也有很多研究不支持这种观点。
总之,长期吸烟;饮烈性酒;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慢性疾病病史;长期接触有毒物质等均为胰腺癌发病高危人群。
此外,体重超重肿瘤家族病史、反复多次胰腺炎发作等也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与胰腺癌有关的职业是与化学物质和金属接触的工作,有研究者认为在与β-萘胺和苯有关的工厂中工作的男性有患胰腺癌的高危险性。
另外,根据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胰腺癌与糖尿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糖尿病患者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最高达7倍,而胰腺癌患者中高达80%的患者合并糖耐量异常,30%-40%的患者合并糖尿病。对于病程在2年以内的新发糖尿病患者应警惕糖尿病可能为胰腺癌发生的早期信号。
近年来人们发现在胰腺癌确认前数月往往有糖尿病发作,这一发现可能提醒医生们对无糖尿病家庭史的中年病人要考虑早期胰腺癌的可能性。胰腺癌的遗传因素尚未被明确证实,但也有家庭发病的报告。近期的研究认为近亲中有恶性胰腺肿瘤者的患病危险性较高。
澳大利亚癌症研究产品: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可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