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
治疗目的“控制症状、预防复发以及防治并发症”
产生的背景
“虽然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是一种外科疾病,但在消化内科医生眼中,其经过内科治疗往往可以改善症状。为了规范诊断和治疗,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特邀国内消化领域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此共识意见亦是全球首个内科治疗胆囊炎的临床指南,刘京山教授表示,共识的发表不仅明确医生对疾病的诊疗方向,医生更有责任提醒患者对该疾病提高认识、警惕不明显的症状的发生,并及时到内科治疗,尽早防控疾发生发展。
专家讲解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
刘京山教授:“慢性胆囊炎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预防复发以及防治并发症,临床中应该按照患者是否有症状和并发症分别进行个体化治疗。”
“对于大多数无症状的慢性胆囊炎患者而言,治疗原则主要以观察病情为主,给予患者低脂、低热量饮食并保持定量定时规律饮食方式的建议。适时给予利胆药,比如复方阿嗪米特,促进胆汁合成和分泌、提高胰酶活性。药物成分中的胰酶、纤维素酶可促进消化,二甲硅油可促进胃肠道内气体排出、改善腹胀不适。”
“对于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患者来说,治疗主要以控制症状、消除炎症为主。解痉止痛药如硝酸甘油酯、阿托品等可以缓解胆绞痛,但如果无效或疼痛复发,应及时停药。有胆源性消化不良症状者应早期应用复方阿嗪米特或其他胰酶等药物,以增强消化能力、改善腹胀症状和营养水平。此外,若患者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应合理应用一定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部分慢性胆囊炎患者会合并并发症,此时应针对常见的并发症本身做出相应处理:例如合并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腹膜炎的患者原则上行切除胆囊术;合并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应按照胰腺炎的处理原则进行禁食、抑制胰酶分泌、解痉镇痛和补液支持等治疗;合并Mirizzi综合征的患者则建议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结石性肠梗阻则应以外科干预解除梗阻为主。
`
“一般绝大多数慢性胆囊炎患者预后较好,2年复发率约为40%,考虑到复发后仍会并发胆源性胰腺炎,极少数患者会发展为胆囊癌,所以建议有明显胆结石临床症状的患者应尽量行胆囊切除术,防范未然。”
并发症本身做出的相应处理
急性胆囊炎
急性腹膜炎
1、原则上采用胆囊切除术
2、如果炎性反应较早期或者局限,可考虑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3、如炎症反应时间较长,胆囊周围粘连严重或穿孔,则剖腹行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
胆源性胰腺炎
1、常规禁食、抑制胰酶分泌、解痉镇痛和补液支持治疗,内科选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甲硝唑治疗
2、伴有胆总管梗阻、胆管炎的,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术(PTCD)或手术治疗
Mirizzi综合征
不提倡腹腔镜胆囊切除,建议开腹手术
结石性肠梗阻
以外科干预解除梗阻为主
专家介绍
热烈欢迎北大附院副院长刘京山教授11月11医院开展保胆取石术!
“刘京山教授,主任医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师从我国著名腔镜外科专家张宝善教授,擅长肝脏肿瘤、胃癌、大肠癌、乳腺癌等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微创保胆取石术、微创保胆息肉切除术等,著有大量学术论文,其中《微创保胆息肉切除术》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多年来培养了几十余名进修医师和研究生,成为各省市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技术的骨干,为我国的保胆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有什么治疗白癜风的方法昆明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