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 胆石病指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高于阻管结石。胆固醇结石多于胆色素结石。女性发病高于男性。 1.胆道结石的形成——大幅精简 (1)胆道感染 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胆汁滞留,细菌或寄生虫入侵胆道而致感染。胆汁内的大肠杆菌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使可溶性的结合胆红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后者与钙结合形成胆红素钙,促发胆红素结石形成。虫卵和成虫的尸体也可作为核心形成结石。 (2)代谢异常 胆汁内的主要成分为胆盐、磷脂酰胆碱和胆固醇。正常情况下,保持相对高的浓度而又呈溶解状态,该三种成分按一定比例组成,三种成分的聚合点均落在胆固醇饱和曲线内;其中胆固醇一旦代谢失调,可析出结晶,沉淀为胆固醇结石。 2.结石的部位及类型——大幅精简 (1)胆固醇结石:多见于于胆囊。X线多不显影。※ (2)胆色素结石:多见于胆管。X线常不显影。 (3)混合性结石:多见于胆囊。因其含钙盐较多,X线常显影
二、胆囊结石及急性胆囊炎 (一)病因、病理 急性胆囊炎的病因: ①胆囊管梗阻:80%由胆囊结石引起,其他如蛔虫或胆囊管扭曲; ②致病菌入侵; ③创伤和化学刺激,如手术、胰液反流。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饱餐、进油腻食物后,或在夜间发作。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伴恶心、呕吐、厌食等,重者有畏寒和发热;部分可有轻度黄疸。 2.体征 右上腹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Murphy征阳性※可在右上腹触及肿大而有触痛的胆囊;如大网膜粘连包裹形成胆囊周围炎性团块时,则右上腹肿块界限不清,活动度受限;如胆囊壁发生坏死、穿孔,则出现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 (三)辅助检查 1.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B超:胆囊增大,囊壁增厚,可见到胆囊结石影像。 (四)治疗原则 无症状的静止胆囊结石——可不手术。 有症状的胆囊结石——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急性发作后缓解期。 局部解剖关系不清、粘连严重——胆囊造口术,好转后再行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 (五)护理措施 阿托品、硝酸甘油等; 禁用吗啡—※ 可引起Oddi括约肌收缩,增加胆道内压力。 1.心理护理。 2.病情观察 若出现生命体征改变,如体温明显增高、呼吸急促、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及意识障碍等,应警惕感染性休克;若腹痛加重,伴腹膜刺激征,出现黄疸或黄疸加深,提示感染严重;动态监测血常规及有关生化指标,也有助于病情判断。 3.卧床休息 取平卧位,有腹膜炎者宜取半卧位。 4.解痉止痛 给阿托品、硝酸甘油等;禁用吗啡,因吗啡可引起Oddi括约肌收缩,增加胆道内压力。 5.改善凝血机制给维生素K及保肝药物。 6.饮食与输液 能进食者,给低脂、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肝功能较好者.给高蛋白饮食;不能进食者,给静脉营养。 7.抗感染 给予抗生素和甲硝唑等。
三、胆管结石及胆管炎 (一)病因、病理 A.原发性胆管结石——以胆色素或混合性结石为主,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有关。 B.继发性胆管结石——来自于胆囊,以胆固醇结石多见。
1.肝外胆管结石 ①胆管梗阻 ②继发性感染 ③肝细胞损伤 ④胆源性胰腺炎 2.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的病理改变+ ①肝内胆管狭窄 ②胆管炎 ③肝胆管癌 (二)临床表现 当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典型胆管炎症状: 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
胆道感染之Charcot三联征※
表现
原因
1.腹痛
阵发性绞痛
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刺激胆管平滑肌——Oddi括约肌痉挛
2.寒战、高热
39~40℃,呈弛张热
梗阻胆管继发感染,脓性胆汁和细菌逆流随肝静脉扩散
3.黄疸
间歇性、波动性
结石堵塞胆管后,胆红素逆流入血
可无症状,或有肝区和患侧胸背部持续性胀痛; 合并感染时,除有Charcot三联征外,还易并发胆源性肝脓肿; 感染反复发作——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甚至肝胆管癌。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合并感染——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肝细胞损害——血清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增高。 梗阻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尿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降低或消失,粪中尿胆原减少。 2.B超——胆管内结石影,近段扩张。 3.其他——PTC、ERCP。 (四)治疗原则 1.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形管引流,或经胆道镜取石。 2.胆肠吻合术。 3.综合治疗:碎石、取石、溶石、引流相结合,中西医治疗相结合。 (五)护理措施 1.观察并发症 (1)术后胆道出血:T形管内引出鲜血、呕血或黑便。 (2)急性肝衰竭:精神症状、低钾血症、高热及血压下降。 2.T形管的护理 目的:①引流胆汁;②引流残余结石;③支撑胆道。 (1)如有阻塞,可用手由近向远挤压引流管或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缓慢冲洗,切勿用力推注。 (2)保持清洁:每日更换1次外接的连接管和引流瓶。 (3)胆汁引流——重要! A.量少——T形管阻塞或肝功能衰竭; B.量多——胆总管下端不够通畅; C.颜色过淡,过于稀薄——肝功能不佳; D.混浊——感染; E.泥沙样沉淀——结石。 (4)拔管——重要考点! 时间:术后12~14日(2周)※ 指征:黄疸消退,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金黄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 ①拔管前 A.先在饭前、饭后各夹管1小时,拔管前1~2日全日夹管,如无腹胀、腹痛、发热及黄疸等症状——胆总管通畅,可予拔管。 B.X线下经T形管做胆道造影,造影后必须立即接好引流管继续引流,以引流造影剂,减少造影后反应和继发感染,如情况正常,造影后2~3日即可拔管。 ②拔管后: A.伤口用凡士林纱布堵塞,1~2日会自行封闭。 B.拔管后1周内,警惕胆汁外漏甚至腹膜炎。
补充总结:
T管护理全部的考点都在此处
考过无数次的重点了
主要目的:引流胆汁。
1.引流管的水平高度不要超过腹部切口高度。如有阻塞,可用手由近向远挤压引流管或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缓慢冲洗,切勿用力推注。
2.引流量一般每天约~ml。量过少可能因“T”形管阻塞或肝衰竭所致;量多可能是胆总管下端不够通畅。正常胆汁呈深绿色或棕黄色,较清晰无沉淀物。颜色过淡,过于稀薄(表示肝功能不佳)、混浊(感染)或有泥沙样沉淀(结石)均不正常。
3.每日更换一次外接的连接管和引流瓶。
4.一般术后12~14天,如无异常可考虑拔管:先在饭前、饭后各夹管1小时,如无异常→拔管前1~2天全日夹管,5.如无异常→经“T”形管行胆道造影,如无异常→造影后继续引流造影剂2~3天,如无异常,即可拔管。
6.拔管后局部伤口用凡士林纱布堵塞,1~2日会自行封闭。
7.拔管后1周内:警惕有无胆汁外漏(胆瘘),甚至发生腹膜炎等情况。
8.“T”形管留置者的家庭护理指导:避免盆浴,淋溶时可用塑料薄膜覆盖置管处,引流管伤口每日换药一次,敷料被渗湿时,应及时更换,以防感染,伤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保护;每日同一时间更换引流袋。
四、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重症型胆管炎※注意:13年和11年和16年都考了该题,说明真题的重要性,大家重视 (一)病因 梗阻:胆管结石——最常见;※ 化脓:G-杆菌(大肠、变形、产气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 (二)病理 胆管完全梗阻——梗阻以上胆管扩张——继发感染,胆管腔内充满脓性胆汁——胆道内压力升高——胆管内细菌和毒素渗出至腹腔淋巴管、逆行入肝窦——肝急性化脓性感染、细菌性肝脓肿、肝细胞坏死。 胆小管破裂,与门静脉形成瘘——胆道出血。 大量细菌、毒素进入胸导管、血循环——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MODS。 (三)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有胆道疾病史。一般起病急骤,突发剑突下或有上腹部顶胀痛或绞痛,继而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病情常发展迅猛,有时在尚未出现黄疸前已发生神志淡漠、嗜睡、昏迷等症状。如未予有效治疗,继续发展,出现全身发绀、低血压休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和急性肾衰竭,严重者可在短期内死亡。对本病的诊断,主要是在Charcot三联征的基础上,又出现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具备这五联征(Reynolds五联征)即可诊断。※ (四)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中毒颗粒;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影像学: B超、CT、MRCP、PTC和ERCP。 (五)治疗原则——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减压。 以切开减压并引流胆管、挽救生命※为主要目的,故手术应力求简单有效。 (六)护理措施 1.手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出现寒战、高热、腹痛加重、腹痛范围扩大等,应考虑病情加重,要及时报告医师,积极进行处理。 如果血压下降,神志改变,说明病情危重,可能有休克发生。 (2)改善和维持营养状态:入院后即准备手术者,禁食、休息,并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非手术治疗者根据病情再决定饮食种类。 (3)对症护理 1)黄疸患者皮肤瘙痒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温水擦浴。 2)高热时物理降温。 3)胆绞痛发作时,按医嘱给予解痉、镇静和镇痛,常用哌替啶50mg、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但勿使用吗啡,以免胆道下端括约肌痉挛,使胆道梗阻加重。 (4)加强抗休克的护理。 2.手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和心律的变化。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慢时,注意有无因肝功损害、低血糖、脑缺氧、休克等所致的意识障碍。 2)观察、记录有无出血和胆汁渗出,包括量、速度、有无休克征象。胆道手术后易发生出血,量小时表现为柏油样便或粪便隐血;量大时可导致出血性休克。若有发热和严重腹痛,可能为胆汁渗漏引起的胆汁性腹膜炎,需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3)黄疸程度、消退情况。观察和记录大便的颜色,检测胆红素的含量,了解胆汁是否流入十二指肠。 (2)T形引流管的护理:见胆管结石及胆管炎的护理。 (3)健康指导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胆道疾病的书籍,并能初步掌握基本的卫生科普知识,对健康有正确的认识。 2)胆道手术后患者应注意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进低脂易消化食物,宜少量多餐多饮水。 3)带T形管出院者,指导其学会自我护理,定期复查。
估计各位同学学到这个时候有点蒙,鄂老师具体总结一下考点
疾病
胆囊炎、胆囊结石
胆管炎、胆道结石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表现
进食油腻食物后右上腹阵发性绞痛、Murphy征阳性、发热
腹痛、高热、黄疸
Charcot三联症
腹痛、高热、黄疸、休克、神经症状
Reynolds五联症
处理
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除胆道梗阻
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
不方便拿鄂老师笔记的同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