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某,男,44岁
主诉:间断性左侧腹疼痛2月,加重2天
现病史:2月前无明因原因自觉左侧腹疼痛,呈阵发性锐疼,伴有恶心、无呕吐,无发热、咳嗽等。2月来上述症状间断发作渐加重,活动时显著,休息缓解。2天前上述症状突然加重,来诊。发病来饮食正常,二便可,体重未见减轻。
既往有乙肝病史20余年。
其它未见异常
体检:一般状况正常,左侧腹脐水平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12*9cm,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可,轻压痛,无反跳痛。余腹腔触诊未见明确异常。
诊断程序:各种化验室检查+常规超声+腹部CT及增强+超声造影+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本院病理及上级病理会诊+手术+病理
超声检查:
肝脏轮廓清晰形态失常包膜不光滑左外叶显著下缘角变钝肝内管系清晰
肝内回声:肝实质内可见大量高回声结节测其一大小为6mm另于右叶可见多个低回声包块测右后叶下段其一大小约为41*30mm轮廓清晰突向肝外压迫右侧肾脏CDFI:内可见丰富低阻动脉血流信号
胆外胆管内径5mm门静脉主干内径12mm透声佳
胆囊:纵切56×26mm轮廓清晰胆囊壁毛糙
胆囊内:囊腔内呈液性暗区,未见异常回声
胰腺:轮廓清晰,形态大小正常胰腺内回声均匀胰管未见
脾脏:厚径26mm肋下0mm脾静脉内径6mm
肾脏:包膜光滑形态大小位置正常肾实质回声均匀,肾窦部未见异常回声
左上腹相当于肾上腺区可见一中等回声包块大小约*94mm轮廓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CDFI:内部血流信号不丰富
腹腔内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及液性暗区等
超声提示:
一、结节性肝硬化
二、肝右后叶多发占位性病变
三、胆囊壁毛糙
四、左上腹实性包块
如图:
左上腹包块
肝右叶占位包块
肝右叶包块血流丰富
腹部增强CT:
左肾上腺区可见一*80mm软组织强化影,中心有坏死,边界尚清,肝右叶见低密度影,强化不均匀,余暂未见明确异常
提示:
一、左肾上腺区肿块,考虑为嗜铬细胞瘤
二、肝右叶低密度影,考虑转移
三、建议结合临床,治疗后复查
如下图;
CT动态录像
超声造影:
(一)左上腹包块:
经肘静脉团注SonoVue超声造影剂2.4ml后,观察左上腹病灶:
AP(造影剂到达时间)24.6S,PI(峰值强度)40.35,TTP(达峰时间)47.7S
动脉相,不均匀高增强,中间见斑片状无增强区
延迟期,缓慢等增强。
重复注射造影剂观察病灶,造影模式同上。
造影同时心电、血压监测等未见明显变化
超声造影提示:
左上腹异常包块造影动脉期明显增强,中央部分无增强,性质待定
(二)肝脏造影:
经肘静脉团注SonoVue超声造影剂1.5ml后
肝实质:
AP(造影剂到达时间)22.2S,PI(峰值强度)38.98,TTP(达峰时间).7
右后叶病灶病灶:
AP(造影剂到达时间)16.1S,PI(峰值强度)50.0,TTP(达峰时间)22.6
33s开始消退
动脉相,呈快速整体均匀增强,边界清晰,增强范围约40*36mm
门脉期,快速减退
延迟期,呈低增强。
重复注射造影剂观察病灶,造影模式同上。
超声造影提示:
肝右叶病灶超声造影模式“快进快出”(考虑原发性肝Ca)
超声造影动态录像
超声引导肝穿活检:
肝脏:18G组织活检针3针3条组织。
左上腹膜后包块:腋后线第10肋间为进针点,18G组织活检针3针3条组织,
穿刺病理及上级会诊结论
肝细胞肝癌(两个标本)
化验室各种检查
术前诊断:一、左侧腹膜后肿瘤二、肝脏多发占位
术中诊断:一、左侧腹膜后肿瘤,肝癌转移?二、肝脏多发占位
病人强烈要求手术
手术经过(部分略):探查见肝脏呈结节样硬化改变,肝右叶多发,最大直径6cm,肝左叶边缘也可触及肝占位,胆胰脾均未见异常,将降结肠推至右侧,充份暴露肿瘤,可见肿瘤大小约12*11*10cm,形态规则,外围边界清晰,活动度尚可,前方为脾动静脉,下临左肾,与脊柱、肾脏边界清楚
切开肿瘤,可惜未拍下照片,内部为墨绿色,为什么呢?如下
病理检查:
标本两件:
一、肝左叶肿物标本:灰黄色不规则组织一块,切开可见一灰黄墨绿色结节
二、左侧腹膜后肿物标本:灰红、灰黄色不规则组织一块,切面灰黄、墨绿色,质中
病理结论:一、肝左叶肿物标本:肝细胞肝癌二、左侧腹膜后肿物标本:(考虑)肝细胞肝癌,建议免疫组化。
原发性肝癌转移的途径有哪些?
肝细胞肝癌本身因细胞间隙较大,因而易脱落,脱落的癌细胞可随血液、淋巴液及胆管系统转移至远处,或直接浸润至邻近的器官而发生转移。肝癌组织中的癌细胞,侵袭其他正常组织,使其发生癌变,这就是癌的转移。
原发性肝癌转移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血行转移: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可侵犯门静脉并形成瘤栓(此例病人未见门静脉有转移)。瘤栓脱落在肝内可引起多发性转移病灶,门静脉主干癌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肝癌细胞侵犯肝静脉后即可进入体循环,发生肝外转移,以肺转移率最高(此例也没有),还可血行转移至全身各部,以肾上腺、骨、肾、脑等器官较为常见。肝细胞型肝癌以血行转移多见。
2.淋巴转移:局部转移到肝门淋巴结最常见,也可转移至锁骨上、主动脉旁、胰、脾等处淋巴结,胆管细胞型肝癌转移以淋巴转移居多。淋巴转移仅占转移总数的12.6%。
3.种植转移:偶尔发生,如种植于腹膜后形成血性腹水,尚可有卵巢转移癌。
4.直接浸润:肝癌一般较少发生邻近脏器的直接浸润,但偶尔也可直接蔓延、浸润至邻近组织器官,如膈、胃、结肠、网膜等。
可见,原发性肝癌转移的发病率还是很高的,但是仅仅转移左上腹膜后还是很少见的。
此贴发在了(丁香园医学超声版),网址: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较好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