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钱志平
来源:检验医学网
一、反映肝细胞直接损害的指标
最为常见的是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其中ALT、AST提示肝细胞损伤坏死,而ALP、γ-GT则与胆汁淤积有关。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是所有肝脏疾患的典型表现,包括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药物中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ALT、AST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但需要注意以下特殊情况:
1.ALT、AST水平与肝细胞损伤坏死之间的相关性不是最强,不能因为ALT、AST仅超过正常值上限1-倍就不引起重视,临床上许多终末期肝病患者,由于有功能的肝细胞的大量丧失,其ALT、AST可在正常值范围内。
.ALT、AST在肝脏中含量最多,除此之外尚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肾脏、脑、胰等脏器中,因此在心肌和骨骼肌等脏器损害时,ALT、AST也可异常升高,在剧烈运动、长途旅行时可出现一过性的AST(偶有ALT)水平升高。
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反映胆汁淤积,在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大多正常或轻度升高。若ALP、γ-GT异常升高、同时伴有ALT、AST异常升高,需考虑存在肝细胞损伤坏死伴肝内胆汁淤积;若ALP、γ-GT异常升高,但ALT、AST升高不明显,需警惕存在肝内肝外胆道阻塞,这时需要腹部B超、CT排除肿瘤、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肝肉芽肿、肝脓肿等疾病可能。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表现为ALP、γ-GT显著升高,而ALT、AST轻度异常。
ALP主要存在于肝、骨骼肌,在儿童期及青春期由于骨骼发育,ALP可达正常成人数倍;在某些骨骼疾病时ALP可异常升高;妊娠后期胎盘型ALP进入血液循环后可异常升高。但上述情况下γ-GT、ALT、AST大多在正常范围。有部分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ALT、AST、ALP逐渐趋于正常,但γ-GT持续增高,则提示发展为慢性肝炎可能。
二、胆红素与胆汁酸代谢
胆红素主要是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肝脏负责将其从血液中摄取并分泌至毛细胆管,经肠道细菌作用,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少部分经肾脏排出。当血液中总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时,就会出现尿黄、皮肤黄染,临床上称之为“黄疸”。
临床上除了肝脏疾病引起黄疸外,还需要考虑以下情况:
1.溶血、红细胞生成不良等血液系统疾病,肝功能表现为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而直接胆红素正常或轻度升高,ALT、AST基本正常。
.Gilbert综合征(轻度慢性高胆红素血症),遗传性疾病,人群发病率3%-7%,一般在0-30岁后被发现,总胆红素位于30-50umol/L左右,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直接胆红素可正常或轻度升高,ALT、AST、ALP、γ-GT可正常,在炎症、饥饿、手术、妊娠等诱发因素出现时黄疸可进一步上升,但一般低于85.5umol/L临床上呈良性、慢性过程,预后良好,无特殊处理。
胆汁酸在肝脏合成及分泌,在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胆流排泄不畅时可异常升高。胆囊炎发作时,可异常升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早期可无临床症状,仅表现为胆汁酸升高,而其他指标均正常,需引起重视,胆汁淤积严重者,可影响胎儿发育成长。
三、肝脏生物合成功能
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胆固醇/酯等由肝细胞合成并释放入血。上述指标低下,常提示肝脏疾病严重或储备功能差,处于终末期肝病。
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不论其是急性还是慢性肝病,其中有许多患者可以没有明显的乏力、纳差、尿黄等临床表现,这时通过检查肝功能指标能及时地了解肝脏确切的功能,另外也可以通过不同肝功能指标的比较,了解疾病可能的病因,更有甚者能发现一些隐匿性的疾病,提早预防。由于肝脏细胞具有强大的再生修复功能,一过性的肝损害肝功能可及时恢复正常,因此不能因为一次体检肝功能正常就可以彻底否认自己没有任何肝病,可以高枕无忧,不再随访体检肝功能。
好消息来啦!点击下图参与签到活动,就有机会领取医生智能工作站(定制PAD)、3M听诊器、电子血压计等礼品!详情请戳下图
您也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下载掌上医讯app参与签到抽奖,领取医生智能工作站(定制PAD)、3M听诊器、电子血压计、茶香礼盒等礼品!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好北京如何安全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