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医疗发展部张倩
天多台手术,习惯每天必须查房,习惯吃饭不按点……这种种状态拼凑出了一名奋战在一线的普外科大夫的轮廓。他坚定地表示:“如果我孩子想做一名医生,我会支持他”;他自信地阐述:“‘技术’和‘沟通’是解决医患矛盾的主要办法”。医院业务副院长、普通外科主任医师尹晖明。救治每台手术都是医院飞驰而来,担架车向手术区疾行,医生向手术间奔跑……尹晖明主任医师紧张繁忙的一天开始了:早上8点接首台手术的病人入手术间,护士配合麻醉医生施行麻醉,医生开始手术。2个小时后,首台手术陆续结束,接台的医生一一跟进。接着转台做第二台手术……直到晚上10点,工作才陆续结束。如果遇到急重症,尹晖明即便是医院“救命”。在尹晖明主任的记忆里,有一个年轻伤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伙子骑摩托车遭遇了车祸,盆骨粉碎性骨折,腹膜后血管断裂,膀胱破裂,肠损伤,伤情十分严重。尹晖明赶到手术室,只见地上一滩血,病人已经休克快不行了。在这个危机时刻,尹晖明带领普外科的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把那个年轻人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即便遭受了如此大的创伤,病人也几乎没有留下后遗症。普外科的手术多是急重症、疑难病、合并症,未知因素多,突发状况也多,大多数重症病人送来时,都已经命悬一线,需要医生付出全部精力挽救生命。敬业24小时随时待命“医生,我们刚才吃夜宵喝多了,手被酒瓶割伤,血直接就喷出来了,止都止不住……”“医生,我刚才撞车了,左手不能动了……”凌晨一点,医院外科诊疗中心,患者们在家属的陪伴下一个个急匆匆地来到诊室,有的急诊患者伤势严重,血肉模糊。尹晖明主任医师一边稳定患者因疼痛引起的焦躁情绪,一边动作迅速地处理着患者的伤口,他说:“普外科医生一定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因为每一个患者送来时,都是急症、重症,我们要迅速判断,快速处理,这样才能避免不幸的事情发生。”“我对时间非常的珍视,也是受专科性质的影响。因为到普外科来的病人,很多都是危在旦夕,一分钟都耽误不起!”因为工作强度大,尹晖明主任经常是到了晚上才能吃上午饭。一个急诊手术,常常是从夜晚做到凌晨,最多的时候,尹晖明主任医师一天连台做了十几台手术。等到当天的工作结束,脖子已经僵了。 “普外科医生必须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为此,有朋友调侃他:不是在手术室,就是在去手术室的路上。虽然工作累、忙,但是尹晖明主任说自己并不后悔当医生,现在也依然充满干劲。在他看来,行医救人是崇高的行为,“每当我们拼尽全力,把病人从死亡在线拉回来,我们医生自己也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欣慰,我认为我的工作非常有成就感。”业务不断学习与钻研“普外科的医生非常的辛苦,风险也很高,特别是遇到诊断并不很清楚的急诊,需要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做出病情判断。”尹晖明说,有次,一个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入院时病情并不重,留院观察后病情发展很快,只过了几个小时,病人就迅速进入感染性休克状态,尹晖明医院为病人做了急诊手术,使病人转危为安。在尹晖明主任看来,做好普外科医生,首先要勤奋。“要吃得苦耐得劳,亲临病床前,与病人多交流,随时更换治疗方案,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才会成长得快。”此外,学习和进取的精神也非常重要。“自我学习,参加学术会议,慢慢吸取知识经验,才能不断更新,才能使自己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逻辑思维。”从医二十多年,尹晖明主任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不断突破,同时,还经常参加专家会诊,和同事进行术前病例分析讨论,参与术后病人的观察与处理……他曾多次在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医院、医院等处进修。“我喜欢学习的过程,也珍惜学习的机会,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病人尽责。”医德病人的口碑是一辈子的追求曾有一个“特殊”的病人让尹晖明主任医师印象深刻,他是一名化工厂的工人,在化学制剂爆炸的事故中受伤,医院时,他全身烧伤面积达到97%,手上十分严重。尹晖明及时为患者手术后,坚守患者床旁两天两夜,严密观察。当得知病人家里比较贫困,无力负担医药费时,医院的同事捐款,医院申请减免了病人部分的医疗费。“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外科医生职责就是救死扶伤,做任何事都要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尹晖明对自己的病人一视同仁,在他眼中没有大款、官员、百姓之分,他只有一条原则:生命高于一切。“面对每一位前来就诊的病人,要换个角度,假想他是自己的亲人,再思考怎么去治疗,怎样去用药。”尹晖明说,医务人员有没有尽心,病人和病人家属是最清楚的。让他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是一位病人不幸遭遇车祸,出现了心肺功能衰竭的危险。他和其他医务人员连夜实施抢救,病人的心跳断断续续,这台手术从凌晨2点多一直做到4点多,还是没能将病人抢救过来。当他走出手术室,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知病人家属时,病人家属悲伤之余,还不忘送上感谢:“谢谢你们,我知道你们都尽力了。”尹晖明说,那一瞬间,他的心里也很感动,作为医务人员,他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换回了病人家属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