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管结石怎么治疗

病因

肝外胆管结石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结石。继发性结石主要是胆囊结石拍排入胆总管内引起,也可因肝内胆管结石排入胆总管引起。原发性结石的成因与胆汁瘀滞、胆道感染、胆道异物(包括蛔虫残体,虫卵、华支睾吸虫、缝线线结等)、胆管解剖变异等因素有关。肝内胆管结石病因复杂,主要与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蛔虫,华支睾吸虫)、胆汁瘀滞、胆道解剖变异、营养不良等有关。

临床表现

1.肝外胆管结石平时无症状或仅有上腹不适,当结石阻塞胆道并继发感染时,可表现为典型的Charcot三联症,及腹痛、寒战与高热及黄疸。(1)腹痛:发生在剑突下或右上腹,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恶心、呕吐。(2)寒战、高热:胆管梗阻并继发感染后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多发生于剧烈腹痛后,体温可高达39-40度,呈驰张热。(3)黄疸:胆管梗阻后胆红素逆流入血所致。2肝内胆管结石可多年无症状或仅有上腹部和胸背部胀痛不适。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尿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降低或消失。糖链抗原明显升高时需进一步检查排除胆管癌的可能。影像学检查B超可发现结石并明确其大小和部位,作为首选检查。

处理原则

胆管结石以手术治疗为主。原则为尽量取尽结石,解除胆道梗阻,去除感染病灶,通畅引流胆汁,预防结石复发。1.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1)首选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胆肠吻合术(3)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4)微创外科治疗2.肝内胆管结石(1)肝切除术:是常用的、最有效的手术方法(2)胆管切开取石术(3)胆肠吻合术(4)肝移植术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①一般情况: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劳动强度、妊娠史等;②既往史:有无反酸、嗳气、餐后饱胀等消化道症状等2.身体状况3.心理-社会状况(二)术后评估1.手术情况了解麻醉、手术方式;各引流管放置的位置及目的等。2.身体情况动态评估生命体征,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等;有无并发症等3.认知-心理状况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术后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担心并发症及预后等。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急性疼痛与结石嵌顿致胆道梗阻、感染及Oddi括约肌痉挛有关。2.体温过高与胆管结石梗阻导致急性胆管炎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予疾病消耗、摄入不足及手术创伤等有关。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予胆汁酸盐淤积于皮下,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有关。5.潜在并发症:出血、胆瘘、感染等。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1.病情观察若病人出现寒战、高热、腹痛、黄疸等情况,应考虑发生急性胆管炎,及时报告医生。2.缓解疼痛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发作的时间、诱因等。禁用吗啡,以免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3.降低体温根据病人的体温情况,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4.营养支持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的普通饮食或半流质饮食。5.纠正凝血功能障碍6.保护皮肤完整性(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引流情况,评估有无出血及胆汁渗漏。2.营养支持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期间通过肠外营养途径补充足够的热量、氨基酸、维生素、水、电解质等。3.T管引流的护理(1)妥善固定;(2)加强观察:观察并记录T管引流出胆汁的颜色、量和性状,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ml,呈黄绿色、清亮、无沉渣、有一定黏性。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ml,恢复饮食后可增加至~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ml左右。如胆汁过多,提示胆道下端有梗阻的可能。(3)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引流液中有血凝块、絮状物、泥沙样结石时要经常挤捏,防止管道堵塞。(4)预防感染:长期带管者,定期更换引流袋,更换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5)拔管:若T管引流出的胆汁色泽正常,且引流量逐渐减少,可在术后10-14日,试行夹管1-2日;夹管期间注意观察病情,若无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可经T管作胆道造影,造影后持续引流24小时以上。如胆道通畅无结石钬其他病变,再次夹闭T管24-48小时,病人无不适可拔管。4.并发症的预防和狐狸(1)出血(2)胆瘘

END

具体诊断去咨询医生,以上仅供参考。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费用
白癜风的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hku.com/jbyf/6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