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三种减黄方式之比较

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是由于胆管系统的恶性肿瘤阻塞肝内外胆管所引起的黄疸,常导致肝功能严重损害、胆道感染、胃肠道出血、肾衰竭等,病死率极高。患者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最有效的手段。但是患者明确诊断时多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只有15%~20%。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仅为20.4%~58.4%,壶腹周围癌的手术切除率低于30%,胰头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只有5%~20%.

不能行肿瘤根治术的原因主要为:

①多数患者因高龄、伴发多个重要脏器的疾病难以耐受根治性手术。

②肿瘤侵犯其周围的血管,其中以侵犯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动脉较多。

③广泛侵犯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肝门部。

④少见广泛腹腔转移。

病人一旦出现黄疸,则预后很差,其自然病程只有1~3个月。因此行胆道内外引流解除MOJ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导致MOJ的病因较多,但临床处理原则基本相同,即胆管的通畅引流使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是第一目的。

目前的引流方式主要有姑息性手术引流、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和经内镜下胆管引流三种方式。传统的胆道内引流术包括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和胆囊空肠吻合术,目前以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最为普遍。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优点是引流效果好,符合机体生理,不破坏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仍是MOJ最常应用的手术方式。但因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达10%~15%。而且手术使Oddi’s括约肌功能丧失,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仍较高,国内外文献报道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为6.3%。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一般要求吻合口尽可能远离肿瘤,防止随着肿瘤的浸润生长使得吻合口再次发生梗阻,吻合口尽量大以保证通畅,并防止因吻合口瘢痕狭窄导致黄疸的复发。胆肠吻合术由于是开放手术,可以在术中放入化疗药物、并进行肿瘤定位以利于术后放疗等,这也是ERCP、PTCD技术所无法实现的。随着介入技术和介入器械的发展,在传统PTCD基础上支架置入的方式已逐渐成为常规治疗措施。经皮经肝是目前最长采用的入路方式,PTCD方式高于内镜下支架置入的成功率。在治疗MOJ的措施中,经PTCD一次性放入支架的成功率为96%,远高于应用内镜技术的70%。可以看出PTCD治疗MOJ具有明显优势,而且高龄、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更适用于PTCD术式,PTCD的优点是手术操作简单、安全、花费较少,不足之处是患者需终身置管,给生活带来不便,长期胆汁大量丢失易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Kamiya认为胆汁回输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

内镜下胆管内支撑引流术(ERBD)首先由Soehendra于年报道,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目前这一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PTCD术,它能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EBMSD是在年起世界各大内镜中心相继开展的一种内镜下的金属支架治疗,国内于年开始应用。经内镜下的胆管引流术主要有3种:一种是内镜下鼻胆管外引流术(ENBD),适应证为手术前的临时性引流,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者,晚期高位胆管肿瘤行试验性引流者,放置金属支架后再阻塞者。一种是内镜下胆管内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适应证为病人无手术指征,合并食管静脉曲张不宜行ENBD者,放置金属支架后再阻塞者。一种是内镜下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EBMSD),适应证为无法行根治性手术者,所引流的胆道系统占全肝的40%以上,病人无其他器官的功能障碍,预计存活时间在3个月以上者。它具有操作简单、支架扩张性好、直径较大、不易阻塞和移位等优点。经ERCP下植入支架操作简单、创伤小、并且能够满足不同经济条件的患者。

总之,ERCP下的胆管支架引流术具有病源选择范围广、微创、安全、经济实用等优点。对于无法根治性切除的MOJ患者,是目前损伤最小的治疗方式,可作为MOJ姑息性治疗的首选措施。









































白癜风图片
白癜风可以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hku.com/jbyf/9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