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
字
阅读需
2分钟
生命相托永不言弃
---记重症医学科联合多学科
成功抢救一例高龄重症胆管炎患者
▲图片来源网络
年9月的一天深夜,一发来电拉开了重症医学科(ICU)不眠之夜的序幕。
普外科医生紧急呼救,ICU值班医生前往科室后会诊发现:一位77岁高龄患者意识模糊,极度烦躁,高热,寒颤,休克,病情危重,结合患者病史及入院CT检查结果。初步诊断:脓毒性休克、重症胆管炎、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经家属同意后将患者转入ICU进一步抢救治疗。
进入ICU不久后,患者病情再次出现恶化。“快来抢救,患者脸紫绀了,心率次/分,心律不齐,频发室性早搏,血压测不出……”伴随着呼救声响起的是ICU医护们忙中有序的抢救——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深静脉置管术、加强抗感染、控制心室率、扩容、补液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稳定患者性命,同时辅助检查提示患者重症感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肝、肾、凝血、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结合患者病史诊断1、胆总管结石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3、脓毒性休克”
六个脏器功能出现障碍,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达70%!情况紧急,贾进明主任立即电话汇报副院长/肝胆外科专家祝智军,并邀请介入科赵旭辉主任医师、消化内科谢立群主任、普外科李金珍主治医师共同开展多学科会诊讨论(MDT)。
会诊一致认为:只有打通胆汁流出的通道,让化脓淤积的胆汁通畅引流出来,才能控制该患者因化脓性胆管炎并发的重症感染等。
▲图片来源网络
普外科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和超声介入科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都是微创、有效的引流胆汁方法。但赵旭辉主任医师、李金珍主治医师却皱起了眉头,患者腹部CT及床边彩超均提示右侧间位结肠,挡住肝脏及胆囊,挡住了可能穿刺的入路,且患者77岁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
急诊外科手术风险太大了。
唯一的方法就是依赖消化内科急行床旁ERCP+鼻胆管引流术(ENBD)。但是风险依然很大,如果不做ERCP胆汁引流,患者生存希望渺茫。为挽救老人的生命,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拼尽全力。在充分告知家属手术风险并获得同意后,谢立群主任立即为患者在ICU床旁急行ERCP+鼻胆管引流术。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手术有惊无险,顺利地将鼻胆引流管放置到胆总管,引流出了淤积的脓性胆汁。
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肾功能恶化加剧,少尿。ICU医护团队在考虑患者脓毒血症、全身炎症反应仍然严重,立即予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心率一度低至30次/分,ICU医护紧急邀请心内科林力扬副主任医师会诊后在手术室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以保障心功能安全。
接下来的几天经过ICU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护理,患者病情一天天好转起来,治疗期间进行康复、呼吸锻炼。
5天后患者顺利拔除了气管插管
7天后患者胆红素、转氨酶、血小板、白细胞恢复正常,全身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发热、腹痛消失,恢复进食,转至普外科继续后期治疗。
“是你们高超的医术及护理,救了我一命,谢谢,谢谢……”患者及家属转出前一再对重症医学科(ICU)全体医护人员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近年来,医院(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在各个科室的配合下已经成功救治了数十例重度脓毒症患者。以医院搬迁到新院址、各硬件实力明显提升为契机,并随着我院各专科的学科带头人的到位,重症医学科经常针对科室的疑难危重病患举行多学科的会诊(MDT),为患者制定最优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力地保障了本地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专家介绍
医生介绍
林清香张阳丨撰稿
陈嘉若丨编辑
吴佳黛丨编审
健康咨询
导诊-
优管部-
(志愿者服务报名)
体检-
(健康证、体检报告咨询)
内镜中心:-
(胃肠镜检查预约咨询)
投诉-
24小时值班-
长按菊花码
即可在线
一对一问诊
往期推荐
医院10月份门诊排班表,请查收~
夜间住院病人缴费实现“零次跑”,线上也可缴费!
医院搬迁公告(含停诊时间及公交路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