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叔不成军
肝病战争七叔守护
所谓黄疸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临床上一组常见的体征或症状,主要是由于患者血液中的胆固醇代谢异常诱发的。
临床上将黄疸分为两类,即隐性黄疸和显性黄疸两类。其中显性黄疸可以通过肉眼看到,患者的皮肤、尿液及巩膜均为黄色;而隐性黄疸无法直接肉眼发现。
诊断黄疸时,主要检测患者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
此外,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黄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梗阻性黄疸,一类为非梗阻性黄疸。
根据病因分类溶血性黄疸主要分两种:先天性的溶血性疾病,包括血红蛋白病、遗传性的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后天性的溶血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蛇毒、阵发性的血红蛋白尿及异型输血后溶血等。
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脏病变引发的黄疸,例如中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肝癌、肝硬化等,均可因肝细胞损害诱发黄疸。
阻塞性黄疸可分为肝外胆管阻塞及肝内胆管阻塞两类:诱发肝外胆管阻塞的疾病包括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狭窄、蛔虫及肿瘤等;诱发肝内胆管阻塞的疾病包括肝癌、华支睾吸虫病、药物性的胆汁郁积症、细菌性的脓毒血症等。
先天性的非溶血性黄疸此类患者多伴有先天性代谢缺陷。高发人群为婴幼儿及青年,往往存在家族病史。
若婴儿时期没有死亡,后期生长发育时,黄疸会反复出现,尤其感冒、感染、运动或劳累后,发病率更高,但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
此类患者较为少见,易与肝胆疾病混淆。
黄疸的临床表现1.黄疸的基本症状(1)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瘙痒,黄疸加深时,尿、痰、泪液及汗液也被黄染。
(2)浓茶样尿,陶土样便。
(3)消化道症状: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4)皮肤瘙痒、脂肪泻、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和头痛等。
2.伴随症状(1)伴发热:多见于急性胆管炎、肝脓肿、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引起的黄疸。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可先有发热而后出现黄疸。
(2)伴上腹剧烈疼痛:多见于胆道结石、肝脓肿或胆道蛔虫病;右上腹剧痛、寒战高热和黄疸为charcot三联症,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胀痛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肝脓肿或原发性肝癌。
(3)伴肝脏肿大:若轻度至中度肿大,质地软或中等硬度且表面光滑,见于病毒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或胆道阻塞。明显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凸凹不平有结节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肝肿大不明显而质地较硬边缘不整表面有小结节者见于肝硬化。
3.腹部体征(1)腹部外形:肝占位性病变、巨脾、腹膜后肿瘤和盆腔内肿瘤均有相应部位的局部膨隆,大量腹水时呈蛙腹状,脐部突出,也可发生腹壁疝和脐疝。
(2)肝脏情况:急性病毒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时黄疸和肝肿大并存,肝脏质软,压痛和叩击痛较明显。
(3)脾肿大:黄疸而伴脾肿大者,多见于各型肝硬化的失代偿期、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肝炎、溶血性黄疸、全身感染性疾病和浸润性疾病,癌肿侵及门静脉和脾静脉时,可引起脾肿大,少见的脾梗塞和脾脓肿等亦有类似脾肿大,且有压痛等体征。
(4)胆囊肿大:黄疸而伴胆囊肿大者均属肝外梗阻。肝内胆淤时胆囊多萎缩,胆囊是否肿大有助于黄疸的鉴别诊断。
(5)其他:有肝炎、扑翼震颤、肝性脑病和其他神经精神异常、腋毛稀少、睾丸萎缩、杵状指、皮肤角化过度、匙状指甲、多发性静脉栓塞和心动过缓等。
最后,皮肤发黄也不一定都是黄疸!那么,我来教你如何辨别真假性黄疸?
假性黄疸见于过量进食含有胡萝卜素的胡萝卜、南瓜、西红柿、柑桔等食物。
胡萝卜素只引起皮肤黄染,巩膜正常;老年人球结膜有微黄色脂肪堆积,巩膜黄染不均匀,以内眦较明显,皮肤无黄染。假性黄疸时血胆红素浓度正常。
总结:黄疸只是一种症状/体征,并非疾病。诊断不难,但是鉴别诊断很重要。
诊断黄疸时,主要检测患者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若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umol/L(1~2mg/dl)时,而肉眼看不出黄疸者称隐性黄疸;如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2umol/L(2mg/dl)时,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则为显性黄疸。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想要咨询或建议,欢迎来给七叔留言互动哦!
-End-
编辑、排版:阿斑、可欣
转载、投稿请联系:wangsk
18weeks.cn————点击图片进入相关专题————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历史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