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即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导管腔中或腔器官(如肾脏、输尿管、胆囊或膀胱等)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主要见于胆囊及膀胱、肾盂中,也可见于胰导管、唾腺导管等的腔中,可造成管腔梗阻,影响受累器官液体的排出,产生疼痛、出血或感染等症状。疾病一般由新陈代谢紊乱、饮食与营养、长期卧床、生活环境、精神、性别、遗传因素等所致。
1结石简介结石结石由无机盐或有机物组成。结石中正常有一核心,由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团块、寄生虫卵或虫体、粪块或异物组成,无机盐或有机物再层层沉积核心之上。由于受累器官的不同,结石形成的机理所含的成分、形状、质地、对机体的影响等均不相同。常见的结石有胆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胰导管结石、唾液腺导管结石、阑尾粪石、胃石、包皮石和牙石等。
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结石较大者难以排出,故多留滞而致病。结石的成因较为复杂,常见的因素有饮食不当、情志内伤、服药不当,以及体质差异等方面。
结石(3)尿石症是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等部位结石的统称,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泌尿系结石多数原发于肾脏和膀胱,输尿管结石往往继发于肾结石,尿道结石往往是膀胱内结石随尿流冲出时梗阻所致。肾、输尿管结石与膀胱、尿道结石比约为5.5~6∶1。尿石症的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肾与输尿管结石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约占70%左右;膀胱和尿道结石多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和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尿石症引起尿路梗阻和感染后,对肾功能损害较大,尤以下尿路长期梗阻及孤立肾梗阻时,对全身影响更为严重,处理上也较复杂,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结石病是一种顽固性疾病,症状复杂,并发症多。
2主要成分经临床观察发现,含钙结石是泌尿系结石中最常见的结石类型。约占全部泌尿系结石的70%-80%。目前,仅有少数含钙结石病例能明确其病理病因,而大多数含钙结石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按结石化学成分可分为含钙结石、感染结石、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四类。含钙结石可分为:单纯的草酸钙、草酸钙和磷酸钙、以及除草酸钙还有少量的尿酸;感染结石主要成分是磷酸镁铵和羟磷灰石;尿酸结石成分可分为:尿酸、尿酸胺或除上述成分外还含有少量的草酸钙;胱氨酸结石可分为:纯胱氨酸或含有少量草酸钙成分。
3病因介绍正常尿内晶体饱和度和晶体聚合抑制因子的活性两者处于平衡状态,一旦由于某种因素破坏了这种平衡,不管是前者饱和度过高,或是后者活性降低,均可引起尿内晶体聚合,导致尿石形成。下列因素对尿石的成因有明显的诱发作用。
全身性因素
1、新陈代谢紊乱2、饮食与营养3、长期卧床4、生活环境5、精神、性别、遗传因素
泌尿系统的局部因素
1、尿路感染2、尿路慢性硬阻3、异物
4形成因素许多因素影响尿路结石的形成[1]。尿中形成结石晶体的盐类呈超饱和状态,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足和核基质存在,是形成结石的主要因素。
流行病学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社会经济地位、饮食成份和结构、水分摄入量、气候、代谢和遗传等因素。上尿路结石好发于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发病年龄高峰为35岁。女性有两个高峰,30岁及55岁。在二次世界大战时,上尿路结石发病率降低,而其间隙期间以及近四十年来发病率大大上升,提示与经济收入和饮食结构变化有关。实验证明,饮食中动物蛋白、精制糖增多,纤维素减少,促使上尿路结石形成。大量饮水使尿液稀释,能减少尿中晶体形成。相等高温环境及活动减少等亦为影响因素,但职业、气候等不是单一决定因素。
尿液因素
1.形成结石物质排出过多:尿液中钙、草酸、尿酸排出量增加。长期卧床,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再吸收性高尿钙症),特发性高尿钙症(吸收性高尿钙症一肠道吸收钙增多或肾性高尿钙症-肾小管再吸收钙减少),其它代谢异常及肾小管酸中毒等,均使尿钙排出增加。痛风,尿持续酸性,慢性腹泻及噻嗪类利尿剂均使尿酸排出增加。内源性合成草酸增加或肠道吸收草酸增加,可引起高草酸尿症。 2.尿酸性减低,pH增高。
3.尿量减少,使盐类和有机物质的浓度增高。
4.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含量减少,如枸橼酸、焦磷酸盐、镁、酸性粘多糖、某些微量元素等。
解剖结构异常
如尿路梗阻,导致晶体或基质在引流较差部位沉积,尿液滞留继发尿路感染,有利于结石形成。
尿路感染
大多数草酸钙结石原因不明。磷酸钙和磷酸镁铵结石与感染和梗阻有关。尿酸结石与痛风等有关。胱氨酸结石是罕见的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尿中排出大量胱氨酸所致。
草酸代谢引起结石
结石正常人每天尿草酸排量为15~60mg。草酸是除钙以外肾结石的第二重要组成成分,但大多数草酸钙肾结石患者并没有草酸代谢异常。高草酸尿多见于肠道草酸吸收异常,或称肠源性高草酸尿,占肾结石患者的2%。正常人肠腔内钙与草酸结合可阻止草酸吸收,回肠疾病(如回肠切除、空一回肠旁路形成术后、感染性小肠疾病、慢性胰腺和胆道疾病时)由于脂肪吸收减少,肠腔内脂肪与钙结合,因而没有足够的钙与草酸结合,导致结肠吸收草酸增多;而未吸收的脂肪酸和胆盐本身还可损害结肠黏膜,导致结肠吸收草酸增多。另外在吸收性高钙尿时,由于肠吸收钙增多,也可引起草酸吸收增多。高草酸尿偶见于草酸摄入过多、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C摄入过多和原发性高草酸尿。后者分工型和Ⅱ型,工型是由于肝脏内的丙氨酸一乙醛酸转氨酶(AGT)有缺陷引起的;Ⅱ型则是肝脏D-甘油酸脱氢酶和乙醛酸还原酶不足导致尿草酸和甘油酸排泄增多。任何原因引起的高草酸尿可致肾小管及间质损害,导致结石。
5临床症状泌尿系统结石的症状通常具体有,输尿管结石、肾结石、肾盂结石、肾盏结石、膀胱结石等几种部位表现
泌尿系统结石病引起的病理损害及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有以下三种。
直接损害:尿石可引起尿路粘膜充血、水肿、破溃、出血,结石长期的慢性刺激有时还可引起尿路上皮癌变的可能。
梗阻:上尿路结石常造成尿流梗阻导致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损害肾组织及其功能。膀胱和尿道结石可引起排尿困难或尿潴留,久而久之也可引起双侧输尿管扩张、肾脏积水,损害肾功能。
感染:尿石对尿路上皮的直接损害多伴有感染,特别是引起尿路梗阻时,感染则更易发生,感染严重者可导致肾盂肾炎、肾积脓及肾周围炎。
结石、梗阻和感染三者互为因果,促使病变发展。结石引起梗阻,梗阻诱发感染,感染又促成结石,加重梗阻,最终破坏肾组织,损害肾功能。
6并发症结石可并发急性肾炎、胆管破裂、胆管梗阻等病症。
7结石危害患上膀胱结石后,膀胱粘膜和不光滑的结石发生磨擦,就会引发感染、出血、粘膜溃疡,偶尔还会发生严重的膀胱溃疡,甚至是穿破到阴道、直肠,而形成尿瘘。结石和炎症的长时间刺激,能够诱发膀胱鳞状上皮癌。
运动有助于排出结石
如果结石已经形成,并有疼痛、绞痛等症状,医院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肾积水等更严重的病情。当结石介于5至15毫米时可采用体外振波碎石治疗,在结石较大、数量多或肾功能不佳时,则选择开放手术治疗。体外振波碎石治疗为一种损伤较小的治疗方法,治疗时痛苦小,一般均能耐受。
运动治疗根据结石部位不同有所区别。肾上极结石及输尿管上段、膀胱结石者,15分钟后原地双脚跳跃5分钟以上。输尿管中段结石患侧单脚跳跃。输尿管下段结石健侧单脚跳跃。
为减少复发的机率,饮食的控制格外重要。在饮食上需注意减少草酸的摄取,如菠菜、茶叶等含草酸较多的食物要减少食用。另外,减少肉类的摄取,尤其应减少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取,可降低形成结石的机会。
夏秋季节一向被认为是肾结石的高发季节,肾结石高发人群(如久卧老人、多汗者、高血压病人等)也都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日常出汗后要多喝白开水,不要喝碳酸饮料。
8康复保健
结石预防
(一)养成多饮水的习惯
多饮水可稀释尿液,降低尿内晶体浓度,冲洗尿路,有利于预防结石形成及促使尿石排出,一般成人每日饮开水毫升以上,对预防结石有一定意义。
(二)解除尿路梗阻因素
积极处理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症等,以解除尿路梗阻。
(三)积极治疗尿路感染
(四)长期卧床病人,应鼓励及帮助其多活动,借以减少骨质脱钙,增进尿流畅通。
(五)调节尿液酸碱度
根据尿石成分,调节尿液酸碱度,可预防尿石复发,如尿酸盐、草酸盐结石在酸性尿中形成,磷酸盐、碳酸盐结石在碱性尿中形成。
(六)防治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应行手术治疗。
(七)饮食调节和药物预防
根据结石的成分适当的调节饮食,如草酸盐结石病人,宜少吃富含草酸的食物,如土豆、菠菜等,口服维生素B6,可减少尿中草酸盐的排出,口服氧化镁,可增加尿中草酸盐的溶解度。磷酸盐结石病人宜低磷低钙饮食,口服氯化铵酸化尿液,有利于磷酸盐的溶解。尿酸盐结石的病人,不宜进吃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如肝、肾及豆类,口服枸椽酸合剂或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使尿液pH保持在6.5以上。
专家指出由于尿路结石病因复杂,结石的高发生率及治疗后容易复发,仍是目前临床面临的挑战性难题之一。因此,在采取预防措施时应尽量考虑患者个体可能的具体原因,因人而异制定预防措施。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等,发作时主要有腰腹部剧痛,呕吐、恶心等症状。为了预防泌尿结石,减少结石疼痛的发作,应该多饮水,少吃含盐、含糖、含钙高的食品,同时还要多运动。
如果饮水过少,会使尿液过度浓缩,尿盐沉淀,增加结石形成的机会。而多饮水,会使尿量增加,能冲刷、清洁尿路,在有尿路感染的情况下,多饮水还能加强引流,有利于对感染的控制,降低感染结石的生成。因此,夏季应注意多饮水,至少保证保证每天饮水1-2斤。
另外,口渴时也最好不要过饮啤酒和其它硬度过高的的饮料。同时,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以免空气干燥,使身体丧失大量水分。经常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们更应注意增加饮水量,以补偿大量出汗所丢失的水分。要养成饮水习惯,主动多饮水,不要等渴了再喝水。
饮食上,少吃动物内脏,菠菜、豆腐,辣椒、果仁、咸鱼、咸肉、盐制品。另外,要多吃低钙饮食,少吃乳制品,因乳制品中含钙质较多。少吃糖,因为吃糖后尿中钙离子浓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会增加,也会增加结石形成的机会。
最后,预防泌尿结石,还要注意多运动,长期不活动,可增加尿沉淀机会而形成结石。
(八)预防“四少一多法”:
一多:多饮水、不憋尿每日饮水量要在~ml,饮水要分多次,并在全天中平均分配。
一少:少喝啤酒。酿啤酒的麦芽汁中含有钙、草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质,他们相互作用,可使人体内的尿酸增加,成为形成肾结石的重要诱因。
二少:少吃肉类、动物内脏。因为肉类代谢产生尿酸,动物内脏是高嘌呤食物,分解代谢也会产生高血尿酸,而尿酸是形成结石的主要成分。
三少:少吃盐太咸的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而盐和钙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且会干扰防治肾结石药物的代谢过程,食盐每天的摄入量应小于5克。
四少:少吃糖食糖后尿中的钙离子浓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会增加,尿酸度增加可使尿酸钙、草酸钙易于沉淀,促使结石的形成。
预防肾结石复发的方法:
肾结石有若干种类,一旦医师确认你的结石种类,改变生活习惯可以预防和减少结石的生长和发病。下列食物有助于减少复发的机会。
多喝水
不论你的结石属于哪一类,最重要的预防之道是提高水分的摄取量。水能稀释尿液,并防止高浓度的盐类及矿物质聚积成结石。合适的饮水量是达到一天排2升的尿液,就算足够。如果你一整天都在烈日下工作,你需要喝2加仑的水。
补充纤维素
结石加食米糠,可以防止结石发生。
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维生素A是维持尿道内膜健康所必要的物质,它也有助于阻碍结石复发。健康的成年人,一天需摄取5,O00单位(Iu)的维生素A。一杯胡萝卜便能提供10,Iu的维生素A。其他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尚有绿花椰菜、杏果、香瓜、南瓜、牛肝。(维生素A在高剂量时有毒。故欲补充维生素A之前,应先经由医师同意。)
补充营养素
西瓜是天然的利尿剂。要经常吃西瓜,且要单独吃,不与其他食物并用。西瓜有清净体内的作用,但勿与其他食物同时食用。
我院碎石科引进最新体外冲击碎石机治疗尿路结石、肾脏结石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治疗效果好。在监视器下进行碎石,能准确击碎结石,一般治疗只需要30-60分钟,一般不用住院,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新农合可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