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太给力了

日前,医院对收治两例疑难病例,通过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完美治愈。

居住在满城区的一位77岁老人,平时身体健壮。自2月开始出现腹部疼痛,到医院未见好转。5月初,病情加重并伴有发热。于5月9日入住医院。经检查,确诊为恶性梗阻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排泄道路不畅而形成的黄疸,它可由感染、结石、寄生虫、肿瘤等因素引起。

经多科医生会诊,决定采取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及支架置入(ERBD)方法治疗。

这种方法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首选的方法:将十二指肠镜经口、食管及胃进入十二指肠,观测十二指肠乳头,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放置引流管或支架缓解胆管梗阻。该技术已由最初的诊断技术发展成为一项集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内镜技术。患者术中无明显痛苦,术后恢复快。该患者术后第7日复查胆红素基本恢复正常。

这项技术不仅治疗梗阻性黄疸,对于其它许多病症,均可采取这种方法。日前,在医院住院的一位胆总管下段多发结石患者,通过此项技术,辅以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等,成功取石。4月30日,患者痊愈出院。

取出的胆总管结石

链接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

自从年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问世以来,尤其是年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的临床应用,ERCP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胆总管结石、胆管良恶性狭窄、胰腺疾病的诊治。

一、胆总管结石:

1.单纯肝外胆管结石、而且胆囊已经摘除的患者,如无特殊禁忌,首选ERCP/EST胆管取石。2.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可考虑3种处理方式:①ERCP胆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②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③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3.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不是ERCP的禁忌证,应在积极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内镜介入,可行EST取石,也可先留置鼻胆管或支架行胆道减压引流,待病情稳定后进一步处理。4.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如符合重症指标,或伴有胆管炎或梗阻性黄疸,应在72小时内尽早行紧急ERCP,实施EST取石或胆管引流,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轻型ABP可先行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择期采取相应内镜处理。

二、胆管良恶性狭窄:

胆管狭窄ERCP治疗的常用方法: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塑料支架引流,自膨式金属胆道支架引流。1.胆管恶性狭窄可由多种类型的肿瘤所致,包括:胆管癌、胆囊癌、肝癌、胃及十二指肠癌、胰腺癌、壶腹癌及其他转移癌。内镜治疗胆管恶性狭窄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梗阻性黄疸及胆道感染,内镜下进行胆管引流,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方法灵活多样等优点,控制黄疸的疗效确实;尤其适用于老年、有合并症的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患者。相对于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内镜法胆管引流,虽有插管失败、胰腺炎等风险,但成功置管引流的机会更大、支架定位更准确,较少发生出血、胆漏等风险,总体并发症较PTCD低,一般而言,推荐ERCP为姑息性胆管引流的首选方法。2.胆管良性狭窄是指非肿瘤原因所致的肝外胆管的狭窄或梗阻。治疗的基本方法是:进行狭窄段扩张和支架支撑。一般认为以下情况首选内镜治疗:①未累及左右肝管分叉的损伤性狭窄;②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③慢性胰腺炎所致胆总管狭窄;④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尤其是存在局限性大胆管狭窄时。当内镜治疗失败或效果欠佳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三、胰腺疾病:

1.急性胆源性胰腺炎。2.胰腺分裂症。3.奥狄氏括约肌功能障碍。4.胰管破裂与胰漏。5.慢性胰腺炎:胰管狭窄胰管结石。6.假性囊肿。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治疗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hku.com/jbyy/59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