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结石的病因
胆管结石以发病率高、排石不通、溶石困难等特点,因西医没有特效的疗法,而使部分患者会选择手术切除胆囊,又加之大众对中医药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缺乏一定的认识,耽误治疗故而使众多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因缺乏有效治疗而引起胆汁淤积、肝硬化甚至肝癌。
中医认为本病或因饮食厚味,劳逸不当,湿热内生,或由外邪久侵,阻遏气机,郁滞肝胆,以致胆汁瘀积,燔炼成石。中医通过辨证,寻其病因病机,或以清热利湿,或以疏利肝胆,利胆排石为法,有较好的疗效。
名医手记
黄某,男,43岁,1年前因右上胁肋胀痛不舒,医院检查,B超示:肝内胆管0.6*0.5cm结石,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因患者不同意遂治疗未果,配与抗炎利胆药,疗效不佳。
现症状加重,故慕名而来寻至全国名老中医李桂贤教授诊疗,症见右上胁肋绞痛,牵掣右肩膀胀痛,痛不夜寐,胃纳不佳,大便黏烂,排便不爽,日解2次,小便黄,口干苦,夜间明显,无恶寒发热,舌质略红,苔黄厚,脉象弦细。李医生辨证为肝胆湿热型,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7剂。
肝胆结石的中医治疗
二诊,患者诉痛症减轻,可以耐受,舌质略红,苔薄黄,脉弦细。李医生说:“前方以清泄肝胆湿热为法,湿热去当以疏肝利胆,协调肝胆功能,气机升降有常,正气则易恢复。”遂处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15剂。三诊,患者诉诸证好转,心情舒畅,右上胁肋胀痛,纳寐调,大便烂,日解1-2次,小便调,口略苦,舌质暗红,苔薄黄,脉象弦细。
李桂贤教授说:“肝胆疏利,正气恢复,方可排石溶石,以不易伤正。”遂处方四金瞿麦汤加减治疗15剂,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患者四诊,诉服药后医院复查肝胆B超,结石变小至0.3*0.2cm,现欲继续服药调理,症见:右上胁肋隐痛,偶有胀痛,无口干苦,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李桂贤教授辨证论治后,处方调气和中汤,加味金钱草、郁金、海金沙、炒内金等消石排石中药,以疏肝利胆、健脾和胃、通淋排石,期望痊愈。
集萃名医
李桂贤
全国名老中医、首届广西名中医、主任医师,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顾问,广西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分会常委,广西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消化系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西医师协会消化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曾任广西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37年。临床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的各种病证,尤其擅长于中医脾胃病、肠道病证以及肝胆疾病的诊治。对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以及久咳、汗症、失眠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下午,周六上午
公告
—名医出诊表—
(▲点击图片可放大)
停诊出诊公告杜艳医师6月5日起,出诊时间为每周二、周五上午出诊;6月9日(周五)上午正常出诊;
李桂贤医师出诊时间为每周四上午、下午,周六上午;
周萌医师因出差,5月29日-6月12日停诊;
李卫红医师因事,6月9日-12日停诊。
—医馆位置—
-(前台),
预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