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南医学科学杂志》作者周玖桥韩绍伟
医院南方医院
黄疸是肝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胆总管结石是引起黄疸主要原因之一。毛细胆管炎因其临床表现类似梗阻性黄疸,容易与胆总管结石误诊误治。特别是同时存在胆总管结石与毛细胆管炎的黄疸患者,对其诊疗及预后的评估难度明显增加。本研究将年6月~年6月收治胆总管结石合并毛细胆管炎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47.2岁。术前及术中均证实“胆总管结石”。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黄疸(总胆红素~mmol/L),转氨酶不同程度升高(ALT57~U/L;AST~U/L),白蛋白及其比值正常,免疫病毒学检查均无肝炎。结果:本组12例中3例行手术治疗后予以糖皮质激素、牛磺熊去氧胆酸及护肝治疗;5例术前及术后均予以糖皮质激素、牛磺熊去氧胆酸及护肝治疗;4例经糖皮质激素、牛磺熊去氧胆酸及护肝治疗后肝功能及黄疸指数基本恢复正常后行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经2~6个月治疗后痊愈。结论:胆总管结石与毛细胆管炎引起的黄疸容易误诊误治,两者同时存在时诊疗难度增加,容易引起医疗纠纷,术前及术后仔细鉴别是减少误诊的有效方法。此外研究者认为,术前充分评估胆总管结石及毛细胆管炎在患者黄疸及肝功能不全中的影响,对于评估预后有重要帮助。对于术后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患者,需完善相关检查,分析原因,针对病因予以个体化治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