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血凝酶联合奥曲肽治疗胆总管探查术后胆

党宝宝,褚筱玫,董晋

(医院,西宁)

胆管出血是胆总管探查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年,我院采用蛇毒血凝酶联合奥曲肽治疗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出血4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0~70岁;其中胆总管结石26例,化脓性胆管炎14例;术后T管内出血均ml,并有黑便。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

方法

对照组探查术后缓慢静推奥曲肽0.1mg加生理盐水20ml,然后以0.3mg加入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ml静滴(25μg/h)。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肌注蛇毒血凝酶1kU,然后2kU加入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ml静滴,2次/d,连续3d。观察两组T管内出血停止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停药后再出血例数。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有效(心率、血压稳定,T管内无新鲜血液,黑便逐渐转阴)19例(95%),无效(T管内仍有新鲜血液,仍有黑便)1例,再出血1例;对照组分别为13例(64%)、7例、4例,两组比较,P均0.05。止血时间:观察组T管内出血停止时间为(1.5±0.8)d,大便潜血转阴时间为(3.0±0.3)d;对照组分别为(3.0±0.4)、(5.0±0.4)d。两组比较,P0.05。

讨论

胆总管探查术是治疗胆囊炎、胆道结石的主要手术方法,其疗效甚佳,但术后严重并发症不可忽视。由于胆道内结石、化脓性炎症、炎性介质释放等综合原因使胆管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在取石,胆管探子探查后常常广泛渗血,因非肝动脉活动性出血,选择性肝动脉造影不显影,临床处理很棘手。

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出血应用传统止血药物效果较差。蛇毒血凝酶主要成分为巴曲酶和微量的磷脂依赖性Ⅹ因子激活物(FXa),可直接作用于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巴曲酶可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生成纤维蛋白Ⅰ单体,进而交联聚合成纤维蛋白Ⅰ多聚体。纤维蛋白Ⅰ多聚体能促进出血部位血小板聚集,加速出血部位的血栓形成和初期止血效应;还可间接促进出血部位凝血酶的形成。FXa能使位于血小板磷脂表面的凝血因子Ⅹ激活为Ⅹa,Ⅹa与Ca2+、凝血因子Ⅴa及血小板磷脂形成凝血酶原酶复合物,促进血管破损部位凝血酶的形成。因此,蛇毒血凝酶在迅速止血的同时不会诱导血管内血栓形成和凝血现象,从而保证了其安全性。

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八肽生长抑素,可选择性减少门脉及肝脏血流,降低门脉压力,具有上消化道止血作用。结果表明,蛇毒血凝酶联合奥曲肽能在20min内使出血时间缩短1/3~1/2,并使药性维持2~3d。具备迅速止血,长效维持又不影响凝血酶原数量的作用,因此避免其他止血药在迅速止血的同时存在易形成血栓的风险。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术后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生命体征均无明显影响,无不良事件发生。

总之,应用蛇毒血凝酶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出血安全、有效,可供临床参考应用的病例中未发现任何的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这些结果均提示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在外科手术中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

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hku.com/jbyy/96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