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球蚴病
分类和外部资源
医学专科
感染科[*]
ICD-10
B67
ICD-9
.4,
DiseasesDB
EMedicine
med/med/
PatientUK
棘球蚴病
MeSH
D
棘球蚴病(英文:Echinococcosis)也被称作包虫病(英文:hydatiddisease),是一种可以影响人类和其他如羊,狗,老鼠和马等哺乳动物的寄生虫病。[1]在人类中共发现三种不同形式的棘球蚴病,每一种病分别由不同物种的细粒棘球绦虫属的绦虫的幼虫所引起的。在人类中发现的该病的第一位是囊型棘球蚴病(又称囊型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蚴所引起的。第二位是泡球蚴病(又称泡型包虫病),是由滤泡棘球蚴所引起的。
发病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取决于包虫的位置和大小。泡型棘球蚴病通常发病于肝脏,之后也有可能扩散至肺部和脑部等其它部位。肝脏发生病变后,患者的临床体征可能包括腹痛,体重减轻,和黄疸等。肺部病变可能导致胸口疼痛,气短,和咳嗽[2]。
目录[隐藏]
·1病因
·2预防与治疗
·3流行病学
·4参考文献
·5延伸阅读
·6外部链接
病因食用和饮用含有寄生虫卵的食物和水,与受感染的动物亲密接触,能导致棘球蚴病感染[2]。感染了寄生虫的食肉动物在排便时,夹杂在粪便中的寄生虫卵能便得到扩散[3]。常见的受感染动物有狗,狐狸,和狼[3]。这些动物受感染的唯一途径是食用含有包虫的动物内脏。这些内脏来自羊类动物和啮齿类动物等[3]。人类所感染的棘球蚴病种类取决于造成感染的棘球蚴种类。棘球蚴病的诊断通常由超声波检查作出,电脑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也可用于该病的诊断。利用血清检查寻找针对该寄生虫的抗体以及进行活体组织切片也能起到诊断的作用[2]。
预防与治疗囊型棘球蚴病的预防手段有为狗除虫和为棉羊接种疫苗。该病的治疗通常较为复杂。治疗可以通过皮肤穿刺抽吸,之后加以药物治疗进行[2]。在一些情况下,观察等待也是该病的处理方法之一[4]。泡型棘球蚴病的治疗通常需要外科手术和术后用药[2]。所需的药品为阿苯达唑,对该药的需求在很多年后可能依然存在[2][4]。泡型棘球蚴病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2]。
流行病学棘球蚴病分布于世界大部分地方,目前约有万人受到该病影响。在南美洲、非州、亚洲的部分地区,该病患病率可达地区人口的10%[2]。年,该病导致人死亡,较年人死亡有所下降[5]。据估计,棘球蚴病每年带来的经济损失约在30亿美元左右。该疾病也能感染其它生物,例如猪,牛,羊等。
我是万能的分割线侦察兵··········
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由棘球绦虫属的幼虫(棘球蚴,俗称包虫)寄生人体脏器而引起的疾病。又称包虫病。中国常见的有两种。①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病)。最常见的棘球蚴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成虫寄生在犬的小肠内,其虫卵为中间宿主牛、羊或人吞食后,六钩蚴在小肠内脱出,钻入肠壁随血流至肝脏或肺、肾、脑及骨骼内发育为棘球蚴,但发育缓慢,常在感染多年后才出现症状,主要为压迫局部组织或邻近器官而出现的症状。皮试及血清免疫学检查以及B超对诊断很有价值。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前可辅以化疗,无法手术者可以长疗程丙硫苯咪唑治疗。②多房棘球蚴病(泡型棘球蚴病)。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成虫寄生在狐、狼及犬的小肠内,中间宿主为鼠类,人并非其最适宜宿主,其囊蚴发育较慢,且无或甚少头节。它与细粒棘球蚴的不同在于生发层外无囊壁,以芽孢样向外突出,产生多个新囊泡,并向周围肝实质浸润,也可转移到其他器官,肝脏以外的病变多为转移灶。患者大多有打猎或与皮毛接触史。临床上有肝脏肿大、表面呈结节状、质硬等症状,易误诊为原发性肝癌。皮试及血清免疫学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治疗以早期手术切除病变为主,也曾有以丙硫苯咪唑治愈的病例报告。
中文名:肝棘球蚴病
别 名:肝包虫病
概述:
肝棘球蚴病又名肝包虫病,是犬绦虫(棘球绦虫)的囊状幼虫(棘球蚴)寄生健康搜索在肝脏所致的寄生虫病。本病系由细粒棘球蚴(E.granulosus)、多房性棘球蚴(E.multilocularis)或泡状棘球蚴(E.alveolaris)所引起肝棘球蚴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卵感染所致的单房性棘球蚴病(即包虫囊肿);另一种是由多房性或泡状棘球绦虫感染所引起鶒的泡状棘球蚴病或称滤泡型肝棘球蚴病。临床上多见单房性棘球蚴病。
流行病学:
随着国际间的交往和旅游的增加,肝棘球蚴病已遍布于全世界但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国外以澳大利亚、新西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俄罗斯、苏格兰阿根廷、乌拉圭、智利、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常见。国内则以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西藏、陕西宁夏和四川西部等地区为多见
肝棘球蚴病占全身各部棘球蚴病鶒的70%以上,肝脏合并其他脏器者约占20%健康搜索。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男女发病率均等。
临床表现:
肝包虫囊肿在临床症状上表现不一随囊肿大小、部位和有无并发症而定。单纯性包虫囊肿早期,甚至当囊肿长到较大时可无明显症状常在B超检查中被偶然发现鶒,或偶有上腹部肿块始引起注意。当囊肿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上腹部胀满感肝区隐痛,或压迫邻近器官而引起相应症状鶒,如肿块压迫胃肠道时,可有上腹饱胀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压迫胆管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压迫门静脉可引起脾肿大和腹水。位于肝膈顶部的囊肿可使膈肌抬高,出现肩部放射痛,巨大者可压迫肺而影响呼吸。多数患者的病程中往往有过敏史,如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腹部检查时,常可见右肋缘略鼓出或上腹部局限性隆起;扪诊为圆形肿块,边界清晰,表面光滑,有一定韧性或弹性一般无压痛;叩诊肿块呈实音,有时可触及波动感或震颤(以手指叩囊肿:能扪出囊液冲击震颤感,称之为“包虫震颤”)。囊肿如位于肝上部,叩诊可发现肝上界上移肋缘下可扪及被向下推移的肝脏
肝泡状棘球蚴病早期也无自觉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往往为期已晚。多数患者有明显的腹部体征可扪及坚硬的肝脏实质性肿块酷似肝癌。由于病程长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消瘦。晚期病变累及整个肝脏,可出现黄疸发热、腹水等症状白癫风怎么医治白癜风专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