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分为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及混合型,其中HCC占85-9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HCC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在我国,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死亡率排第2位,仅次于肺癌,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
目前能根治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小肝癌)、肝移植,我国肝癌一期手术切除率低,约20-30%之间,有少部分患者通过介入(TACE等)、靶向、免疫、ALPPS等综合治疗获得切除机会,随着肝胆外科器械、技术的进步及抗肿瘤药物的不断研发及使用,会有更多的肝癌患者获得根治性切除的机会,从而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肝癌切除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性手术切除术,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近年来,精准外科的理念越来越被重视,精准肝切除术成为肝胆外科医师的基本要求,是建立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传统医学方法和外科经验技法紧密结合基础之上的崭新外科理念和范式,超越了越了传统肝切除术外科价值追求的局限性。可视化、可量化、可控化成为其核心技术体系。其基本特征为定性、预见性、可控性。精准肝切除术遵循3M原则:最大化去除病灶,最优化保护肝脏,最小化创伤侵袭。
肝癌手术中精准定位肝肿瘤病变是精准肝切除术基本要求。我科在术前肝癌诊断中利用普美显MRI动态增强扫描已经做到精准评估病情,但这对于精准肝切除术还不够,年9月23日我院肝胆外科在广西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彭涛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玉林市首例荧光显像辅助下腹腔镜下精准肝癌切除术。具体过程如下:
患者男性,40岁,既往“乙肝”病史,体检发现右肝占位2天入院,肝脏增强CT及普美显MRI均提示肝S6占位,考虑原发性肝癌可能,AFP8.7ng/ml。术前诊断:原发性肝癌(S6,肝功能A级,CNLC-Ⅰ期)
普美显MRI提示肝S6段占位,考虑原发性肝癌
手术方案:全身麻醉荧光显像辅助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术中腹腔镜超声探头辅助定位。
术前准备:术前24小时静脉注射吲哚菁绿4.4ml(注射用吲哚菁绿25mg+10ml灭菌注射用水)。
手术过程:
根据术中荧光显像探查结果,变更手术方式:荧光显像辅助腹腔镜下肝S6肿瘤切除+肝S3/5/6多结节切除术。
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1天拔除胃管及尿管,进食流质,术后第三天复查腹部CT,拔出腹腔引流管。
同日,我科同时也成了第2台荧光显像辅助下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术中阻断左侧肝蒂后进行右半肝反染。
腹腔镜肝切除术是近年来肝胆外科器械及技术科技发展结合的产物,那么荧光显像+术中超声辅助下肝切除术将肝胆外科精准外科理念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必将使肝癌的患者获得更加精准,更加微创的手术治疗。
吲哚菁绿(ICG)是一种经静脉注射,经肝代谢的物质,它可以评估肝功能储备状况,通常以ICG-15分钟滞留率表示。肝肿瘤荧光显像原理是利用正常肝组织及肝肿瘤组织代谢率不同而产生示踪差,通过腹腔镜特殊的显像技术将不可见荧光变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信号显示出来,达到可视化。其应用领域:肝肿瘤荧光显像,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荧光显像,妇科宫颈癌周围淋巴结荧光显像,眼底脉络膜造影,颅内动脉瘤夹闭后判断是否血管副损伤等。
医院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