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胆需要大胆量,名医出手就不凡

我们常说,医学是有局限性的,但追求科学进步的脚步却永不停歇。

咱们先从一名患者的救治经历谈起...

李奶奶已经82岁了,是位高龄而乐观的老人。但近几年,有个健康问题一直困扰着她——胆结石。李奶奶患胆结石有些年头了,但是因为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脑梗塞等基础病太多,手术治疗风险太大就一直没处理。时间久了结石越来越多,胆囊与周围粘连,水肿,充血,结石不断卡在胆总管里,堵住胆汁不能顺畅流出,造成李奶奶反复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这次急性发作又合并急性胆管炎更严重了,差点晕过去,老太太危在旦夕。

怎么办?这个问题很棘手!通常情况下的手术方式为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需放置引流管40天,但李奶奶属高龄患者,而且还有很多的基础病,身体耐受能力差,术后需要这么长时间的恢复容易引起很多的并发症。

到底怎么解决呢?

医院马书贵副院长利用微创新技术为她解决了这个难题!

技术名称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Ⅰ期缝合术

技术优势

手术医院的技术空白,相比其他手术具有较多优点:患者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对腹腔脏器的干扰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均较短,用药少,住院时间短,总费用低。切口、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的几率少,瘢痕小、美观。术中副损伤发生率低,可一次取净结石,无需长期留置引流管困扰。由于腹腔镜的放大作用,胆管的缝合非常可靠,缝合质量接近于显微手术水平。腹腔镜下胆道镜检查、取石能够在直视下观察肝内外胆管的情况,了解胆管内有无狭窄、肿瘤及结石,改变了取石的盲目性,避免胆道探查术中的副损伤,大大降低了残石率。

李奶奶再也不用担心这个定时炸弹了。虽然有那么多的基础病,但是经过积极的控制血糖,她恢复得很快,术后10天就顺利出院了。

为李奶奶主刀手术的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马书贵介绍:胆囊结石患者中有15%左右常合并胆总管结石,它不仅可以引起剧烈的腹痛,黄疸等症状外,发展成胆管炎可危及生命。治疗上我们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Ⅰ期缝合术,术中副损伤发生率低,可一次取净结石。

春节期间,咱们该注意点啥?

温馨提示

邢秀云副主任医师提醒:春节期间,大小聚会、走亲访友多,免不了吃东西比较油腻,所以,尤其要注意保养自己的消化系统。要多吃清淡食物,例如新鲜水果、蔬菜、瘦肉、菌类等,饮食要注意粗细搭配,适当吃些五谷杂粮。不要吃得太饱,一般吃到8分饱就可,尤其系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吃饭要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不要养成吃夜宵的习惯。平时要注意多饮水,切忌等到口干舌燥的时候再猛饮水。此外,生活要有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专家介绍

马书贵副院长副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医学部兼职副教授,河北省医学会肝胆外科分会常委,邢台市普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普通外科工作,对外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扎实,承担、组织科室门急诊和日常医疗工作。长期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先后在中国医科大学、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胸外科、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独立完成大量高难手术,医院微创外科,完成大量腹腔镜手术,在肝、胆外科及腹腔镜方面有较高造诣。邢秀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毕业后即从事外一(普外)科临床工作至今已20余年,对普外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和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乳腺疾病、肝胆胰脾疾病方面尤为突出,并先后于河北医院,医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腹腔镜微创技术,已完成腹腔镜外科手术逾千例,手术种类达20余种,为我院微创外科学科带头人,能独立开展腹腔胃、结直肠、肝部分切除手术,年率先带领我科开展的腹腔镜胆医院开展最早、手术例数最多的科室,目前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疾病包括:粘连性肠梗阻、疝、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内外胆管结石、重症胰腺炎、肝癌、肝脾囊肿、肝血管瘤、门脉高压症、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胃结直肠肿瘤等;先后于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十几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hku.com/jbzl/11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