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三院肠癌筛查新技术上线,仅需一份粪便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最新数据表明,消化系统癌瘤中,大肠癌居第一位,发病年龄也有进一步年轻化的趋势!

结直肠癌又称为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增发病人数约38万,位列所有癌症种类第三位;死亡人数约19万,位居癌症死亡谱第五位,男女发病之比为2~3:1。

预防大肠癌刻不容缓

长期久坐的年轻人尤其要重视

早诊早治

是提高结直肠癌生存率的关键!

结肠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很多人可能是因为出现了腹胀、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或黏医院检查的,此时已经是中晚期了。

这些大肠癌高危人群要注意了

1.45岁以上人群;

2.超重、生活不规律、长期便秘;

3.生活在结直肠癌高发区;

4.直肠息肉患者;

5.消化道肿瘤患者;

6.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

7.久病未愈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8.直系亲属中有患结直肠癌的人。

高危人群如何筛查肠癌?

大肠癌目前主要有两种筛查方法:一是肠镜检查,准确率高,但过程有些痛苦。二是粪便隐血筛查,无创、方便、便宜。

小编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在惠州市众多体检结构中率先开展了粪便DNA检测肠癌技术,此项检查优势明显,对早期大肠癌检测敏感性高达86.71%。

粪便DNA检测是新一代肠癌筛查手段,与传统粪便检测相比,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有很大的提升。大肠腺瘤和肠癌细胞由于异常快速生长,比正常肠道上皮细胞更易脱落,粪便DNA检测正是利用脱落细胞的异常成分进行基因检测。对于不愿做或者无法耐受肠镜检查的人们来说,粪便基因检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粪便DNA检测优势

1.完全无创,无症状人群对该检测接受度高;

2.无需肠道准备,准确性较高;

3.全肠道检测,可以同时发现左右两侧结肠的肿瘤,无检测盲区。

4.检测稳定性好;

5.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粪便DNA检测适宜人群

1.40-74岁普通人群(含体检人群)。

2.肠道不适的人群(如黏液血便、腹泻、腹痛、腹胀、便秘、消瘦等)。

3.有肠道肿瘤病史或术后复查人群。

4.有肠癌家族史人群。

5.有直肠肛门良性疾病的人群(如痔、肛瘘、肛周肿物、肛裂等)。

6.各种原因不愿意或不适合肠镜检查的高风险人群。

专家

建议

高危人群则应当在45岁以前即开始筛查。每年做一次粪便潜血检测,连续三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时间,但不应超过3年。每1-3年做一次粪便DNA检测。每10年做一次全结肠镜检查,或每5年做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粪便DNA检测,开启肠癌早诊新时代!

仅需一份粪便,早期诊断肠道健康

排查肠癌风险!

延伸阅读:患上肠癌怎么办?

假如不幸患上结肠癌,该如何治疗?

1.早期结肠癌考虑局部切除,指肿瘤所在区域的部分肠壁切除,用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EMR)或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2.局部进展期结肠癌首选手术治疗,包括微创手术及传统开腹手术,目前以腹腔镜微创手术为主,包括腹腔镜下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结肠癌根治术(NOSES手术)及腹腔镜下结肠根治术。

3.晚期结肠癌强调基于MDT的综合治疗,包括外科、放疗科、化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科室医生会诊并制定治疗方案。

假如检出结肠癌去哪里治疗?

不用慌!惠州三院胃肠外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惠州三院胃肠外科具备强大的肿瘤治疗能力及高精尖的医疗设备。该科黄荣辉主任是微创外科中心主任、胃肠外科主任,具备20多年的胃肠肿瘤手术经验,率先在惠州地区开展腹腔镜胃肠手术,尤其擅长腹腔镜胃、结直肠癌根治术。胃肠外科去年引进了惠州地区第一台3D腹腔镜系统,其可以帮助手术者清楚地辨认重要的血管及器官之间的三位立体空间关系,使得操作定位更加精准,可以有效减少无效的组织损伤、出血量,非常适合肿瘤根治性手术,使手术更加便捷、更加安全,同时缩短手术时间,造福患者。

黄荣辉主任团队开展3D腹腔镜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

专家简介

黄荣辉,普通外科大科主任,微创外科中心主任、胃肠外科主任,普通外科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外科工作20年,擅长普外肿瘤(胃肿瘤、结直肠肿瘤、甲状腺肿瘤、腹腔及后腹膜肿瘤、肝胆胰肿瘤、全身体表肿瘤),肛肠疾病(严重环庤、脱肛、直肠脱垂、直肠息肉、肛周脓肿、肛瘘、肛裂、)及各种急腹症(急性消化道穿孔、出血,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胆管炎等)的临床诊治和科研教学。开展腹腔镜微创技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颈部无疤痕的腔镜甲状腺外科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微型腹腔镜小儿疝手术、腹腔镜成人疝手术、结直肠肿瘤手术等)及痔上粘膜环切术(pph)等多项技术。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诊室(惠州三院本部)

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位于东院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hku.com/jbzl/11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