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切感受到了你们无微不至和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我们要表扬和点赞ICU张明静医生,腹部外科杨日高教授、谭云火医生、吴川林医生。他们业务能力娴熟,精干专业,履职敬业;护理团队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体贴关怀入微……我们发自内心感谢你们,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日,作为亲属,一位高年资医生,来院看到术后恢复良好的癌症晚期患者——76岁彭爷爷,了解彭爷爷诊疗全过程后,不禁感慨这次救治堪称奇迹;并根据彭爷爷的口述,如上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由此,一股暖流奔涌在医患心间,一段暖心的救治医院流传开来——
癌症晚期病危古稀老人身患肠梗阻慕名来诊
近期,76岁彭爷爷,一位心肺功能差的癌症晚期患者,慕医院腹部外科。
他肠梗阻已经10余天,多项指标出现危急值!入院后腹部CT提示小肠梗阻……
入院后经相关检查,综合判定老人为机械性小肠梗阻,需要手术。但由于彭爷爷拒绝手术治疗、要求进一步保守治疗,为切实尊重患者意愿,腹部外科决定采用胃肠减压、灌肠等治疗方法。
但鉴于肠梗阻这类急腹症的发展,腹部外科也做好了应急预案(急诊手术方案),继续积极与老人及家属沟通,建议必要时及时采取手术,避免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通过反复沟通,老人同意手术。
确保患者最大获益成功实施高难度手术
开腹探查后发现大部分小肠由于粘连扭转,导致极度扩张濒临破裂,多处出现局灶性坏死。面对这种情况,医生有两种选择!
一种方案是切除病损小肠,可快速解决肠梗阻;但患者将面临短肠综合征带来的严重营养不良问题,甚至需要长期靠静脉输注营养维持生命!
另一种方案为保留小肠,行坏死处肠道修补手术,该手术耗时长、术后极易发生肠漏、腹腔感染等致命性并发症。对于手术医生来说,选择这种手术方式势必承担非常大的压力。
就此情况,手术团队立即与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家属进行沟通。“我们信任你们专家团队,只要尽力做手术,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无怨无悔。”家属的一席话,无疑给了医护人员信任、理解和支持!为了患者获益最大,手术团队选择了迎难而上!
在充满信任的期盼里,杨日高教授团队紧密协作,娴熟实施手术。奋战2个多小时,手术团队顺利完成精密手术。术中抽出ml粪便,患者失血少,转入ICU进行监护治疗。
医护人员24小时守护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
由于做过二尖瓣置换手术,又患重度慢阻肺,老人氧合指数仅常人一半,基础疾病多、病情危重,彭爷爷在ICU住院期间极有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对此,ICU予以持续气管插管接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维持循环稳定等治疗。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彭爷爷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一天就成功撤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改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鉴于彭爷爷身体太虚弱、肠道功能难以自行恢复的情况,管床医生张明静和护士们想法设法通过肛管人工抽气、胃肠减压,帮助彭爷爷减轻腹内压。她们每隔三、四小时抽一次,腹胀缓解后,彭爷爷呼吸、睡眠都得到了大力改善。
同时,张明静主治医师和护士们24小时轮流守护彭爷爷,及时响应他的需求,不时跟老人说说话,缓解老人焦虑情绪。由于彭爷爷不想让家属看到自己病重的样子、拒绝家属探视,于是,张明静主治医师还每天耐心地把老人恢复状况,详细地反馈给家属,让家属少担心、少顾虑。
经ICU高级生命支持治疗3日后,彭爷爷腹胀症状明显改善,腹部听诊闻及肠鸣音,肠道蠕动得到大幅度改善,已安全度过术后危险期,转至普通病房。
在患者及亲属的深受感动下,文章开头暖心的情节出现了。当感谢信通过院党委在全院公布后,默默奉献的经治医护人员才知道被点名表扬了。
“医学是不确定的科学,生命存在很多未知风险。但医学是爱的产物,学医就是要为病人解除痛苦。只要患者和家属有需要,医生就要全力以赴。”谈及此次救治,杨日高教授充满深情地表示。
相关专家代表
王曙光副院长/腹部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原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肝胆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著名肝胆胰外科专家,长期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与实验研究,学术造诣深厚,外科技术精湛。
擅长复杂肝癌、肝门部胆管癌、肝胆管结石及高位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
运用精准外科理念与技术,肝胆管结石、胆管狭窄及并发症治疗效果居国际领先水平;创用“哑铃式”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扩大了肝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指征;指导完成贵州省首例肝脏移植。
受聘为贵州省政府“卫生援黔核心专家”。
范毓东腹部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原医院肝胆外科临床研究中心主管,肝胆胰微创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后。
肝胆胰微创外科首席专家,擅长肝胆外科各类疾病诊治及微创外科手术,在腹腔镜下肝胆胰脾微创外科领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在腹腔镜下肝胆胰脾微创外科领域积累了高超手术技能和深厚造诣。
多次在全国性大型学术会议交流和手术演示腹腔镜下肝胆胰外科手术,促进了该手术在中国推广发展。中国腹腔镜肝切除发展与推广专家委员会委员,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杨日高腹部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原医院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胃肠外科首席专家,从事普外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近30年。在消化道微创外科和快速康复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造诣。
在重庆地区乃至全国,较早开展了腔镜下消化道肿瘤根治手术,包括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和胃肠道间质瘤切除手术,以及联合内镜开展的早期消化道肿瘤精准病灶切除术,疗效居国内领先水平。
擅长各类腹壁疝手术,最早在重庆市开展了腹股沟疝日间手术和小儿腹股沟疝日间手术。
王涛ICU副主任/主任医师
原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兼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后。
知名重症医学科专家,长期从事临床急危重症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诊断与治疗,在危重症的系统化监测和生命支持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擅长对顽固性休克、重度急性中毒、急性重症胰腺炎、严重创伤以及围手术期重症患者的救治。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复苏学组委员、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心脏重症脑保护学组委员。
陶国才手术麻醉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原医院麻醉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著名麻醉科专家,从事临床麻醉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在疑难危重病人、肝肾等器官移植麻醉与管理方面具有很高造诣。
率先开展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无痛分娩、术后镇痛、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等技术。先后主持肝脏移植术多例,成功抢救1例心脏骤停3次、胸外心脏按压3小时的患者,到全国20医院指导过肝移植麻醉工作。
曾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委员。
石胜驰手术麻醉中心副主任医师
原医院烧伤麻醉组组长,副主任医师、麻醉学硕士。
麻醉专家,从事临床麻醉工作近20年,具有非常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对临床麻醉、疼痛诊疗、重症医学有较高造诣,擅长各科手术麻醉,尤其擅长危急重症麻醉、肝肾移植麻醉、儿科麻醉、老年病人麻醉,以及应用各种麻醉技术和监测方法(如Picco、麻醉深度监测、可视化技术等)进行诊治。
主要研究方向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液体治疗。贵州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特约采编:李东梅
特约审核:熊孝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