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齐集述学科进展,基层普及享诊疗规范

  年8月19~21日,由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内科、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主办的“年肝病免疫学高峰论坛暨继续教育”于上海红塔酒店圆满落幕。医院的三百余名代表出席此次会议,贾继东教授、魏来教授、段钟平教授、王福生院士、刘玉兰教授和邱德凯教授担任此次大会主席,马雄教授和韩英教授担任执行主席。

马雄教授主持

房静远教授致辞

王福生院士致辞

  大会伊始,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内科马雄教授主持开幕仪式,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房静远教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王福生院士分别为大会致辞。“大会齐集国内大家,覆盖领域广,内容丰富,既有基础又有临床,与国际接轨,定将为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学术发展水平和促进国内外学科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王福生院士在会上对此次会议的召开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和期望。

  随后,海内外肝病和免疫学专家们从诊治共识与难点、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临床与病理学研究等方面探讨AILD的最新研究进展,围绕“AILD基础研究进展”、“AILD病理学研究”、“AILD青年论坛”、“AILD共识解读”和“AILD:难点与热点”五大专题,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学术交流。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马雄教授介绍道:“此次会议给我们带来了四大惊喜:①部分青年学者在专题研讨会中的报告内容接近国际前沿,甚至领先于国际水平;②临床病理讨论环节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积极参与,值得进一步推广;③各大诊疗共识制定者直接讲读,更易达到普及基层和规范临床的目标;④难点和热点问题的提出为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希望通过本届会议的召开加强广大青年医师、科研工作者、研究生和医学生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国内同道一起提高AILD的诊治水平,向国际水平看齐!”

一、“AILD基础研究进展”

  

  左起依次为:EricMGershwin教授、王福生院士和刘玉兰教授

  “AILD基础研究进展”专题研讨会上,大会特别邀请国际资深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领域专家EricMGershwin介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PBC的挑战,帮助提高我国AILD的学术水平;在乙型肝炎免疫治疗领域具有较高造诣的王福生院士解答了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愈问题,他认为:CHB最终可能需要借助免疫调控达到临床治愈目标;医院刘玉兰教授分享了“肠-肝轴与肝脏免疫”,通过几项重要研究结论——①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与溃疡性结肠炎存在共患;②脂肪肝人群中,肠源性淋巴细胞可进入肝脏并与肝脏自身淋巴细胞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肝脏损伤;③肠道菌群或菌群代谢产物对肠道淋巴细胞有影响,可进一步影响肝脏;④肥胖变化过程中伴随免疫变化,证实了肠-肝“对话”的可能性,她认为:“免疫无处不在,深入肝-肠‘对话’,不仅要   

 

  左起依次为:谢渭芬教授、郑利民教授、李丽英教授和刘向东教授

  医院谢渭芬教授、医院郑利民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李丽英教授分别介绍了早期肝硬化诊断与治疗、肝癌组织免疫微环境的塑造与意义,以及骨髓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参与肝损伤及肝脏炎症的分子机制。刘向东教授在题为“自身免疫学肝病与遗传学研究进展”的演讲中强调:“①不要用少量的数据去做研究,因为这样做出的结果没有任何科学价值;②在做大规模遗传学分析时,需要谨慎选择人群,因为中国地域广泛,人群众多,不同区域人群存在较大遗传学差异,如南北方人群、大都市人群。”

 

二、“AILD病理学研究”和“AILD青年论坛”

丛文铭教授

 

  在“AILD病理学研究”专题研讨会中,陈晓宇、苗琪和胡锡琪依次介绍了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病理研究、胆汁淤积性肝病病理学研究和药物性肝损伤病理学研究,医院丛文铭教授对《肝脏移植病理诊断指南(版)》进行了解读。

  王立峰(左)和王璐(右)

  王立峰、王璐、唐茹琦等众多青年学者在青年论坛中,完成了精彩报告。第四医院消化科王璐在题为“PBC与肝脏代谢”的报告中,介绍了胆汁酸盐、ALP、维生素D和自噬在PBC诊疗中的作用,其中她所在团队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基线维生素D水平与患者远期预后具有密切联系,这一结果得到了欧洲学者的验证。[PBC肝脏代谢详情,请   此外,参会代表们在临床病理讨论环节中的热情参与,为第一天的会议画上圆满的句号。

三、“AILD:难点与热点”和“AILD共识解读”

 

  左起依次为:贾继东、傅青春、邹晓平、马雄和陆伦根教授

  21日,会议第二天,“AILD共识解读”和“AILD:难点与热点”两大专题是此次会议的“重头戏”。AIH、PBC、PSC和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疗共识制定者现场解读,与参会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急性重症AIH、药物性肝损伤与AIH的鉴别诊断、IgG4相关肝胆胰疾病和难治性PBC都是目前AILD的难点与热点,大会特别邀请学术大咖们现场讲学。

  贾继东教授以“急性重症AIH”为题,从疾病发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结合国际最新研究进展、权威专家观点和临床实践经验,进行了阐述,并就新型免疫抑制剂临床研究问题回答了现场观众的提问,获得了很好的反响,达到了会议的小高潮。

  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邹晓平教授以“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内镜医生的视角”为题,他指出:①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G4-SC)与PSC均为AILD;②虽然IgG4-SC较少发生,但一经确诊,其激素治疗效果非常好;③对于既往病史有不完全典型的胰腺癌或胆管癌、放射学发现不典型的胰腺癌或胆管癌、内镜发现不典型的胰腺癌、内镜活检或细胞刷病理检查未发现恶性细胞、在外科手术中怀疑胰腺胆管恶性肿瘤但无论术中冰冻还是切除组织均未见恶性证据和诊断为胰腺胆管癌后未经特殊治疗存活超过3~6个月患者,应考虑IgG4相关胆胰疾病;④一定要有鉴别诊断意识,不断与胰腺癌、胆管癌、PSC和肝内胆管癌进行鉴别诊断。[本刊特邀邹晓平教授撰稿,精彩陆续呈现] 

  关于AILD的现状与未来发展,马雄教授在采访中提出:“①虽然国内AILD研究起步较晚,但从不了解到现在诊断水平接近国际水平,期间上升速度很快;②目前国内的未确诊病例还很多,可医院,所以需要在共识推广基础上,提高临床一线医师的疾病意识,做到及时转诊;③从诊断(肝穿刺的解读等)到治疗,规范性方面都有待提高,特别是糖皮质激素剂量的规范使用;④通过建立健全协作网络,集中各个中心的优势,增加病例基数,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在国际上展现中国优势,提升国际地位!”

与会专家和代表合影留念

相关阅读

[会议有约]年肝病免疫学高峰论坛暨继续教育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肝病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肝病网”









































白癜风发病原因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hku.com/jbzl/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