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民医院介入治疗迈上新台阶,已成功开展

上月,医院内科(肿瘤)成功开展了2例介入手术,手术过程顺利圆满,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这标志着医院在介入治疗领域已经取得技术上的新突破,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1

什么是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

2

介入治疗的特点:

介入治疗其特点是简便、安全、有效、微创和并发症少。在一定程度上,介入治疗=不用开刀的手术。介入治疗相对于传统的外科手术,优点在于:

1.微创性

无需开刀,一般只需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危险性。往往通过血管穿刺、插管即可完成治疗,病人痛苦少,无创伤或创伤很小。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对身体的干扰不大,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正常器官。

2.疗效高、见效快

一旦介入治疗成功,疗效显著;如出血立刻停止,管腔立即开通,伴随症状马上消失。

3.定位准确

由于介入治疗所有操作均在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可插管至病灶局部进行治疗。

4.可重复性强

在一次性治疗不彻底或病灶复发时可经同样的途径多次进行治疗以加强疗效。

5.对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正由于以上诸多优点,许多介入治疗方法成为了某些疾病(例如:肝癌、肺癌、腰椎间盘突出症、动脉瘤、血管畸形、子宫肌瘤等)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甚至取代或淘汰了原来的外科手术。3

介入治疗的比较优势:

内科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内科降压、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仅能延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病程进展,很难能从根本上消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的狭窄、闭塞。

传统手术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血管内膜剥脱、人工血管置换、旁路重建手术创伤大、风险大,尤其不适宜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患、糖尿病的患者。

介入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可重复操作的优点,是诊治血管性疾病的发展方向。

4

介入治疗方法:

支架技术:

1.食管支架:晚期食管癌患者难以进食时,可经口咽将食管支架置入病变处,改善患者进食状况,同时支架对肿瘤有一定压迫作用,造成肿瘤缺血,延缓肿瘤生长。

2.胆道支架:适合于因肝门、胰腺等部位肿瘤压迫胆管引起的阻塞性黄疸,采取经皮肝穿,将胆道支架置于狭窄段,使胆汁直接进入十二指肠,是目前解决阻塞性黄疸的首选方法。

栓塞治疗:

1.肿瘤的栓塞:肝癌、肺癌、盆腔等部位肿瘤均可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注入供血动脉,阻断其血运,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

2.出血的栓塞:晚期肿瘤常引发大出血,如不及时控制,常引起其它并发症,导致死亡。如肺癌、膀胱癌、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该类患者应行急诊介入治疗,栓塞其供血血管,控制出血。如支气管动脉、髂内动脉、胃冠状静脉等。

我院成功手术介绍

1、患者老年女性,肾癌晚期胰周淋巴结转移,压迫下端胆总管,医院转入我院内科(肿瘤)行临终关怀治疗,入院时查体全身皮肤巩膜深度黄染,查血总胆红素.2μmol/l,直接胆红素.7μmol/l,磁共振显示肝内外胆管高度扩张。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于6月5日在局麻下从右侧腋中线肝区位置置入胆管引流管(PTCD术),当时就引流出黑褐色浓稠胆汁约ml,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一周后复查总胆红素.70μmol/l,直接胆红素μmol/l。

2、患者男性,胃癌术后3年,今年4月因阵发性腹痛、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胃癌腹腔广泛转移,黏连性不全肠梗阻,行禁食、胃肠减压等治疗,患者病情无明显缓解。

近日转入我院内科(肿瘤),于6月6日在放射科透视下经鼻腔放入肠梗阻导管介入手术,当时腹痛明显缓解,第二天早上解除大量宿便,4天后肠梗阻导管拔出,肠梗阻解除。

附:

我院今年下半年DSA设备即将安装完成,到时可以进行各种血管介入手术,如心脏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手术,肝癌TACE手术,各种实质脏器出血及各种介入手术等,欢迎广大患者来我院咨询、治疗。

联系我们

联系(程医师)







































复方牙痛酊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hku.com/jbzl/6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