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张业伟,医院医务处主任,肝胆胰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外科学博士、肝脏移植学博士后。江苏省首批“卫生拔尖人才”、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工程”第二层次专家,江苏省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及青年科学家。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医学会副会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恶性肿瘤分子生物学及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委员。擅长肝癌、胆囊癌、肝门胆管癌、胰腺癌、门脉高压症及其他终末期肝病的治疗方式选择和根治性手术。获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资助14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发明专利1项。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余篇学术论文。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谈癌色变,不得不说说“癌症之王”——胰腺癌。医院医务处主任、肝胆胰中心张业伟主任医师介绍,胰腺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与饮食、烟酒、慢性胰腺炎等因素有关。胰腺癌还是个“富贵病”,北上广等大城市已经成为胰腺癌高发区,发病率从以往的4-5/10万上升至11-12/10万,更可怕的是胰腺肿瘤发现时中晚期比例超过了80%。
38岁小伙“吃”出胰腺癌
38岁的小刚(化名),由于工作原因,除了早饭不喝酒,其余两餐,一顿喝八两,一天近两斤,顿顿也是大鱼大肉。但是本应到了发福的年龄,小刚也不见胖,反而日渐消瘦,并出现了左上腹疼痛,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胰腺癌晚期。
张业伟主任介绍说,胰腺疾病特别是胰腺癌,发病十分凶险,且死亡率较高。临床流行病研究分析发现,胰腺癌好发于45-65岁,但目前有年轻化的趋势。经济发达地区的患病人群高于贫困地区,西方胰腺癌的发病率也远高于其他地区,因此有人说胰腺癌也是一种富贵病。临床上也发现,胰腺癌患者中平时饮食特别丰盛的居多。
这些人群易受“癌中之王”青睐
长期高脂饮食,易可引起肥胖,肥胖者也要引起注意。吸烟、饮酒同样也是高危因素。张业伟主任介绍,吸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对胰腺癌发病有确定作用的危险因素。饮酒对胰腺的致癌作用结论不一,目前认为适量饮酒与胰腺癌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但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增加危险度。
专家介绍,糖尿病患者也要引起注意,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也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虽然糖尿病究竟是胰腺癌的一个早期症状或并发症,还是致病因素尚无定论。但是可以明确的是,突发的无糖尿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应该作胰腺癌筛查。
另外,胆结石、慢性及急性胰腺炎、重症胰腺炎病史,因胰腺长期受到炎症因子的“迫害”,则有诱发胰腺癌的风险。最近研究发现,炎症微生态也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长期食用不健康、不卫生的食物,导致菌群失调,进而使得炎症因子有机可趁,最后长此以往发展成为胰腺癌。
警惕胰腺癌发出的三大异常信号
由于胰腺位置隐藏,前面紧贴胃,胰腺癌极易漏诊或误诊,发现时大都已属晚期。80%的胰腺癌患者确诊是已为晚期,有些已经侵犯到血管,已无手术机会,张业伟主任医师带我们看清胰腺癌的三大异常信号。
胰腺癌的症状表现为厌食、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也有些患者表现为上腹不适和疼痛。具体表现为上腹疼痛和说不清的不适感、闷堵感,时轻时重,时有时无,一般夜间更明显。其不适感的部位较深,范围较广,且有进行性加重现象,并逐步转为隐痛、胀痛和腰背痛。还可以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黄疸。黄疸通常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深,且多数病人可因阻塞性黄疸而皮肤瘙痒。
改良胰肠吻合术防止胰瘘更有效
对于胰腺癌的治疗方式,张业伟主任介绍说,首先推荐的方式是手术。早期胰腺癌患者可采用腹腔镜的方式手术,但是若发生淋巴结转移,则需进行开腹手术,清扫干净防止复发。胰腺癌的治疗需要规范化的系统治疗,手术后,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再进行系统规范化治疗,如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同时术后还需定期检查和随访。专家建议,高危人群也需定期进行肿瘤标记物以及CT检查,排查胰腺癌。
不过胰腺癌手术非常有挑战性。专家指出,治疗胰腺癌的手术,需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将部分胰腺、胆肠等切除后,再进行胰肠吻合。
张业伟主任医师创新手术技术,采用改良后吻合术,即胰管肠壁吻合并采用连续缝合技术,这种手术方式是在肠管上打一个洞,口径与胰管口径相等,使胰腺断面不进入肠腔内,而是“贴”在肠壁外。胰腺断面紧贴肠壁,这就避免了胰腺断面与胰液、肠液、胃液、胆汁等接触,从而避免创面受到腐蚀,减少胰瘘发生。
编辑:张红除专家照片外,其余图片均来自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