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编发了一篇题为《我吃点药就好了,医生却偏让我做CT!》的文章,引起了大家对文中疾病到底该选用何种影像学检查的讨论……
编辑:L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小编按:课本上,指南中,各类文章中,总是会告诉我们,遇到某种情况,应当选择某一种影像学检查,这些一定就是对的吗?似乎根据情况选择最适宜的影像学检查才最应该。文末还有本周互动话题,别忘了来参与哦~
问题回顾
不如我们先简单回顾下昨天的问题:一位急诊科医生仔细检查患者腹部后,明显感到患者腹肌紧张,考虑患者是胃穿孔。简单询问患者的既往史后,建议患者去做个CT。
然后问题来了:
有界友先这样留言:
界友1:有明显的腹肌紧张的话,应该是胃穿孔,腹透视无阳性发现,才可以做ct,应该先简后繁。
界友2也同意:体格检查一查就知,再做个站立位腹平片就OK了!不必做CT。
界友3也举手赞同:腹部立位片效果较好,即经济,准确度也高,还可以留下证据!
……
更多界友发表了不同意见:
界友4认为,只拍平片难道不怕漏诊吗:胃穿孔照平片是没错,但是很小的穿孔在平片下会被掩盖,尤其是穿孔周围有炎性包裹的时候,不一定就会有膈下游离气体……每样检查都有它的局限性!
更多的人还想说,急诊的意义就是要及时、准确和分诊:
CT可以解决很多猜测的病因,而拍透视则会导致重复检查,不如做CT,一次到位。
胃肠穿孔CT检出率远比腹部透视或照片要高,虽说CT费用高些,但腹部CT能观察诊断的疾病远超腹部平片,并且少走弯路……
急症病人检查还是建议选择最合适的,综合考量,作为影像科医生,我认为腹部CT合适。
这位界友的回答点赞最高,也有理有据:
那些说只要透视的基本就是马后炮。腹肌紧张,就一定是胃穿孔么?如果不是胃穿孔,但是有些病引起的剧烈的疼痛,肠系膜动脉栓塞,腹腔肿瘤破裂,心梗,化脓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腹膜炎,都可能会板状腹。这些病透视就可以么?让病人去透视,折腾半小时,拿着一张阴性结果单子回来。你该怎么办?再让他去做腹部彩超?再去做CT?再做心电图??病人已经腹肌紧张,已经非常疼痛了,病情和病人家属都已经非常紧张,在反复的检查中,病人会不会在检查的途中等待结果的时候出问题?会不会猝死?会不会晕厥?会不会耽误病情?病人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可以先透视,慢慢检查,如果病人没法耐受疼痛了,那些说所谓的透视就可以的,根本没有从患者病情和当时情况考虑。
影像学检查选择,到底听谁的?
从这一个病例讨论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一种可能的现状:影像科医生有时不那么认同临床医生的诊断请求。
根据不同的个人经验,意见分歧好像在所难免。昨天的文后留言中,也有医生认为下诊断的急诊医生涉嫌“滥用影像学检查”,原因是:医院,有不少“丧心病狂”的急诊科医生,“乱开”放射大全套检查。
有界友也这样总结过自己的经历:某急诊大夫晚上给患者都是大全套,特别是你打我一拳,我扇你一耳光的,所有医技科室值班的都烦他。但有一次,在我愤怒的眼光里真的发现了患者严重的需要手术的病灶。以后再不敢随便嫌人家烦了……
还有人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临床大夫批评影像科大夫:你没有资格对病人说病情问题,病人要求有关检查事项已经在申请单上写着,你只对我负责。
所以,当临床医生认为这个病应该做CT,你觉得完全没必要的时候;当临床医生觉得应该做平片,但你觉得必须做CT的时候……你会怎样解决?
是讲指南、讲经验、讲风险让临床医生信服,还是觉得我就是影像科医生,做好我的检查,你爱开什么和我没关系?谈谈你的看法吧!
附:影像学检查选择的一点经验
外伤看骨头,粗看选X光片,看不清再选CT。
颈椎病、腰突症粗看拍X光片,要想细看椎间盘,CT、核磁都可选,要看脊髓选核磁,X要看关节选核磁。
X线胸片可粗看心、肺、肋骨等,可以检查有无肺炎、结核,较大的肿块等。
CT更清晰,可发现早期肺癌,CT辐射剂量比X线拍片稍高。
看肺不要选核磁,超声易于发现肝、脾、胰腺、肾、盆腔等部位病变,CT平扫加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较高。看胃肠道病变应选钡剂造影或胃镜。
看心腔结构与功能做彩超,看冠心病选CT冠脉造影,脑出血和颅脑外伤选CT。极早期脑梗死CT扫描排除脑出血的中风患者,磁共振显示好。急腹症肾结石、肠梗阻、肠穿孔先拍X光片。
CT对发现急腹症的病因、部位和并发症等有帮助。
头颈五官结构复杂X线平片看不好,眼、副鼻窦、中耳、内耳选CT颈部软组织病变选核磁,看垂体选核磁。
乳腺青年女性选超声,因其乳腺腺体致密,钼靶易漏诊肿块,中老年女性选钼靶,因其乳腺腺体萎缩,钼靶易发现肿块。磁共振增强有助于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嗯,然后文章基本就结束了,大家还记得小编上周开的互动话题栏目“周一见”吗:周一见
你遇到过哪些奇葩事?
本周的互动话题就是:“临床医生开的这张检查单,我不认同”,快把你曾遇到过的,认为临床医生不应该这么开检查的经历在文末留言区分享给大家吧!
置顶白癜风的医疗治疗白癜风权威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