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救治消化道狭窄梗阻精彩回眸之

消化道狭窄梗阻这类疾病,部位不同,表现多样,良恶有别。相应的治疗措施,因人而异,因病差别,各有巧妙。我院的救治,别具精彩。本期分享---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陈某,男,75岁,因右上腹痛入我院,CT确诊胆总管结石,入住普外一科。追问既往病史,2个月前病人颈动脉血栓形成,放置了血管支架,此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玻立维等抗凝药。

普外科大主任杨卫军组织术前讨论,认为病人双抗治疗期间手术风险太高,初步建议加强抗炎治疗,短期暂停口服双抗,肝素替代,限期手术较为适宜。

不料计划不如变化快,病人第二天一早就突然腹痛加重,伴寒战高热、黄疸。针对急剧加重的病情,科内立即再次临床讨论,认为胆总管结石诱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危重,需急诊手术,但如何应对手术风险呢?

肝胆外科主任马荣强认为:病人血栓性疾病服用双抗凝药物,突发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若开放手术风险太高;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亦有出血风险;建议施行急诊ERCP术,不必切开取石,只需置入胆管支架,胆道减压引流即可救命;待体质恢复再行取石。

医患双方达成共识后,内镜中心、导管室密切配合,即在-6-9当日中午由马荣强团队施行急诊ERCP术。

十二指肠进镜到位后,施术的医生们吃了一惊:十二指肠乳头水肿超出预想,胆管开口隐藏在最下端,结石嵌顿,插管困难。勉强将导管头端送进乳头开口,造影显示出胆道走行,见有2枚巨大结石阻挡在胆管下端,致使下端走行曲折,难以深入插管。

马荣强组织了术中讨论,决定冒险在乳头开口处小切开,尽量取直胆道方向。终于插管成功,越过结石,置入胆道塑料支架,脓液混着胆汁涌出,病人得救了!

术后3天病人康复出院,对我院千恩万谢,钦佩我院的技术,感恩我院的服务。

马荣强介绍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急性胆管炎的严重阶段,也称急性重症胆管炎。主要表现为腹痛、寒战高热、黄疸,可迅速进展至休克、昏迷。

其发病基础是胆管梗阻和细菌感染。在我国,最常见病因是胆管结石。

随着梗阻而来的胆道高压,胆血反流,大量细菌毒素进入血液,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肝、肾、心、肺、胃肠、凝血等功能混杂受损,构成严重的组合。如果胆道梗阻与胆道高压不解除,则进一步危及生命。

所以,治疗原则就是立即解除胆道梗阻并通畅引流,待病情好转后再根据病因选择彻底的手术治疗方式。

紧急胆管减压引流的措施,以往多行传统手术---胆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或PTCD穿刺引流,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ERCP这种内镜下的置管引流术逐渐兴起,为胆道梗阻病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微创治疗方式。

我讲杏林故事

杏林春暖,你我各半??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hku.com/jbzl/9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