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第一门户网站本地值得信赖的
3)黄疸:黄疸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现占36.5%,多由于癌组织侵犯胆管引起恶性梗阻所致,同时伴有消瘦乏力,甚至出现恶病质,皮肤粘膜黄染伴难以治疗的皮肤瘙痒。
4)发热:25.9%的病人出现发热。
5)右上腹肿块:病变发展到晚期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现肿块,一是由于肿瘤迅速增长阻塞胆管使胆囊肿大;二是侵犯十二指肠引起的梗阻并同时出现梗阻症状。
胰腺癌简介
1、概述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小于1%,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本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
2、病因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六大因素有关,吸烟、饮酒、饮食、咖啡、慢性胰腺炎及遗传因素。胰腺癌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但以胰头为多见,并以淋巴结转移和癌浸润为转移和扩散途径。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职业、环境、地理因素等。
3、临床表现
1)腹痛: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除中腹或左上腹、右上腹部疼痛外,少数病例主诉为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痛。
2)黄疸: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黄疸属于梗阻性,伴有小便深黄及陶土样大便,是由于胆总管下端受侵犯或被压所致。黄疸为进行性,虽有轻微波动,但不可能完全消退。
3)消化道症状:最多见的为食欲不振,其次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
4)消瘦、乏力:胰腺癌和其他癌不同,常在初期即有消瘦、乏力症状。
5)腹部包块:胰腺深在,于后腹部难摸到,腹部包块系癌肿本身发展的结果,位于病变所在处,如已摸到肿块,多属进行期或晚期。
6)血栓性静脉炎:晚期胰腺癌患者出现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或动脉血栓形成。
7)腹水:一般出现在胰腺癌的晚期,多为癌的腹膜浸润、扩散所致。腹水可能为血性或浆液性,晚期恶病质的低蛋白血症也可引起腹水。
大肠癌简介
1、概述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
2、病因
1)饮食环境因素:大肠癌的发病和环境、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方式有关。一般认为高脂肪食谱与食物纤维素不足是主要发病原因。
2)大肠癌的遗传因素:近年来对大肠癌的遗传因素有了进一步了解。从遗传学观点,可将大肠癌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前者的典型例子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综合征和家族遗传性非息肉病大肠癌。后者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3)大肠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瘤、血吸虫病、盆腔放射、环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钼)、吸烟等。
3、临床表现
大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因转移、浸润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变。大肠癌因其病发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前列腺癌简介
1、概述
前列腺癌是人类特有的常见恶性疾病,东方人中发病较少,绝大多数发生在腺体周围的腺泡管上,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男性,偶尔也发生于年轻人,甚至儿童。发病年龄在55岁前处于较低水平,55岁后逐渐升高,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高峰年龄是70~80岁。家族遗传型前列腺癌患者发病年龄稍早,年龄小于55岁的患者占43%。
2、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有家族倾向性,已婚较未婚多见。一般认为与体内雌激素与雄激素的比例调控失衡有关,雄性激素可能是促进前列腺生长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还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临床确定前列腺癌患病危险时非常重要。现在有一些证据证明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多食水果、谷物和蔬菜能降低这种危险。此外,环境污染、淋球菌感染也可导致发病率增高。
3、临床表现
1)早期无症状,随着肿瘤逐步增大引起排尿障碍,可先有尿频和夜尿增多,继而尿流变细,尿程延长和尿意未尽感,或尿后滴沥,严重时可发生慢性尿潴留,偶见急性尿潴留,少数可发生血尿。
2)随着癌向邻近及远处转移,继而出现各个转移部位的疼痛,常见的是腰背痛,或是坐骨神经痛并向直肠及会阴部放散;转移至长骨可发生病理性骨折、下腔静脉受压。可出现下肢浮肿;侵犯直肠可表现为直肠刺激症状。
3)晚期的病人,由于疾病的消耗和痛苦,出现全身性症状。如倦怠乏力、口干舌燥、烦躁难眠、大便干结、不思饮食、日渐消瘦、贫血、或恶病质、肾衰竭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