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BileDullAscariasis;BDAS)是由肠道蛔虫经十二指肠乳头开口钻入胆道所致,蛔虫停留于肝外胆管者占80%,偶尔可进入胆囊或肝内胆管。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肝胆管结石。
超声诊断“胆道蛔虫症”的方法是12个字(邓学东教授总结):
看看样子,摸摸肚子,超超管子。
看看样子,痛不欲生;摸摸肚子,软而正常;超超管子,内有等号。
临床表现上腹部剧烈钻顶样疼痛或绞痛,时作时止,并向背部或右肩部放射,间歇时如常人,常伴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可有四肢发凉,出冷汗。严重病例可有轻度黄疸,如有继发性感染,则出现胆管炎或胰腺炎表现。
超声表现1.胆囊或胆管的暗区内,可见均匀性中等或高回声条索状虫体回声。
2.条索状物两侧边缘为两条平行的强回声带,呈“等号”状,也称“通心面”征。
3.蛔虫钻入胆囊后,呈现为弧形或蜷曲样管状回声。
4.活的虫体,可见蛔虫在胆囊或胆总管内蠕动情况。
5.胆总管可轻度扩张,一般7-12mm。
6.死虫体,无活动,虫体可呈条索状弓形,S形,弧形等不同形状,停留时间长久时,则虫体的回声表现为模糊或增强。
典型病例病例1.胆总管内蛔虫死体(丁香园战友sea提供)。
病例2.男,72岁,腹痛来诊(丁香园战友songjunrui提供)。
病例3.患者女38岁,晚餐后突发腹部绞痛。超声示胆总管轻度扩张,内径约9mm,其内距肝门部约21mm探及一直径约3mm的“=”样强回声(丁香园战友chaoshenger提供)。
病例4.2岁小孩,诉腹痛数天,有排虫史(丁香园战友slamt提供)。
病例5.患者女,40岁,右上腹部剧痛,弯腰,搀扶。彩超检查发现胆总管、肝管、肝内胆管左支、矢状部胆管内可见一长条状略强回声,成双轨样改变,胆总管稍扩张,宽约8mm。诊断为胆道蛔虫(丁香园战友提供)。
鉴别诊断虫体的“等号征”主要与T型管相鉴别。但是当虫体断裂破碎后,声像图就没有特异性了,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资料分析,才能确诊。
鉴别比较困难时可行ERCP,直观明确诊断。
丁香园xiaofen整理发布
超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