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认识胆囊疾病

胆囊炎和胆石症关系非常密切。胆石症的病人通常伴有胆囊炎,而胆囊炎的病人往往也更容易患胆石症,二者是互为因果的疾病关系。大多数慢性胆囊炎的发生,都是因为胆囊内存在结石,阻塞了胆囊管,使胆汁排出不畅,继而发生细菌感染,形成胆囊炎,所以胆结石易诱发胆囊炎。胆囊炎的病人由于胆汁成分改变,胆汁浓缩,以细菌和炎性坏死物质为核心,也易形成胆结石,所以胆囊炎和胆石症相伴存在。

对于胆结石患者来说,长小结石比长大结石更危险,您是否听说过呢?如果胆囊里长了结石,都会有哪些表现呢?胆结石的高发因素都有哪些呢?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胆囊结石的相关内容。

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为胆绞痛或上腹隐痛,反射到右侧肩膀疼痛。症状的发作多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胆囊结石会引起胆囊穿孔,疼痛时甚至产生休克。大结石往往不容易卡住,所以疼痛并不明显;而小结石容易卡主胆囊管,从而引起胆绞痛。

胆囊里长小结石更危险的原因是,小结石在胆囊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如果胆囊管比较宽,小结石可以从胆囊管流到胆总管,幸运的话从胆总管可以排到肠道。但是如果不幸运,就可能在胆总管内引起梗阻,引发胆管炎,甚至可能引起致命的胰腺炎。

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胆固醇和卵磷脂。三者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互融合,一旦这种比例被打破,就有可能导致胆固醇过饱和,在某些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沉淀和结晶,最终形成结石。胆结石的形成与高脂肪饮食有一定的关系。

胆结石的高危患者多为中老年女性、40岁以上、肥胖、以及多孕多产,高脂饮食、长期素食、减肥中的人以及不吃早饭人群。

其中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排泌规律紊乱,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据统计,一千名胆结石患者中,有1/3是因为经常或长期不吃早饭造成的。因为夜间胆囊储存了大量的胆汁,只有进食食物才能刺激胆囊收缩,排出胆汁。如果不吃早饭,胆囊胆汁无法排出,就会产生沉积形成结石。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因此专家建议一定要定时、定量吃早饭。早饭要吃,但怎么吃更重要。专家建议健康人群,早餐最好能进食一些酸性的物质,比如橙汁、酸奶等。这是因为酸性物质能更好地刺激胆囊收缩,排出胆汁。

但是胆结石患者应禁食酸性和油性食物,因为两种食物能强烈地刺激胆囊,造成胆结石的急性发作。因此胆结石患者应吃煮鸡蛋,最好不要吃蛋黄,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高,也易诱发胆结石。

要规范、规律的查体,尤其40岁以上的人群。临床上,60%的胆结石都是常规体检时腹部B超发现的,另有30%因为出现临床症状就诊时发现,10%因为其他疾病看医生时,被影像学(B超、CT)意外发现。所以要谨记胆结石“发作”的典型表现以及留意它的不典型症状。









































白癜风专科
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hku.com/jbzd/5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