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体检报告一

如何看懂体检报告?

许多同事参加健康体检后,对结果非常关心,这是很必然的,然而面对体检报告单上各项指标、检查结果等,真正能够看懂体检结果是否正常的人却不多,总有点摸不着头脑。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体检报告,公司生产安全部从网上搜索并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职工看懂体检报告,正确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温馨提示:

所有资料均来自网络,良莠不齐,如有错误敬请见谅!

身高、体重

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最新的、普遍采用的体重的指针:身体质量指数

计算方法是:体重(kg)÷身高(m)的平方,理想值为22。

注:年轻女性的理想值为20或21

例如:

身高cm的男性,理想体重为:1.7(m)×1.7(m)×22=63.6(kg)

为什么BMI的理想数值被定为22?这是因为在一些统计中显示,

BMI的数值为22的人,死亡率最低,平均寿命最高,并且和性别无关。

血压

成人的理想血压平均值:

男性/80mmHg左右

女性/70mmHg左右

当在安静状态下,不同时间,连续两次测量血压值大于或等于/90mmHg时,就可以称为高血压。

如何预防高血压

?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

-锻炼身体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高血压知识及保健

基本知识:

?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烦躁等,少部分病人可以无症状。?最大的危险是导致心脑血管病。?需终身服药,目标是把血压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范围,有效预防并发症。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易出现的问题是:不愿长期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

日常保健:

?正常人每年至少测两次血压,以便早发现、早诊断。?合理饮食、防止肥胖、少吃盐、不吸烟、不大量饮酒。?做到心情愉悦、情绪稳定、乐观向上,避免熬夜、劳累、紧张、郁闷等不良因素,切忌情绪波动、大喜大悲。?坚持长期适量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在全身体检中是基本的体检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血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俗称血色素)及血小板数量等。

白细胞:正常值是-个。全身各部位感染性疾病,可以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值增高,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分类中占的比例最高50-70%,主要起吞噬杀灭细菌作用。白细胞降低:多见于病毒感染、建议复查,长期明显减少可见于药物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放射线的影响,会使白细胞总数降低及造血功能障碍所致疾病,建议定期复查。该数值女多于男。

红细胞:红细胞增多:由于血液浓缩,红细胞可以出现相对地增多。在剧烈呕吐,频繁腹泻、多汗、多尿、长期不能进食者,因缺氧也可能出现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减少:主要表现为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以及溶血性贫血等;参考值女性3.5~5.0×;男性4.0~5.5×。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同步进行,其增高与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相同。正常值男性约-克,女性约-克。

血小板:当我们受伤出血时,血小板常成群聚集,促进血液凝固而起到止血作用。正常情况下,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10-30万个。当血小板低于正常值可能会有出血倾向;血小板过多也可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白血病等。血小板减低可见于某些生理状态,如女性月经期。长期明显减低可见于全身性出血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脾功能亢进、白血病等。

主要检查项目

肝功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丙转氨酶-GPT)

 正常参考值:0-40U/L

↑急、慢性肝炎、脂肪肝、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总胆红素(TBIL)

 正常参考值:1.7---20.5umol/L

↑黄疸型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等。

?直接胆红素(DBIL)

 正常参考值:0-6.8umol/L

↑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间接胆红素(IBIL)

 正常参考值:2-14.2umoI/L

↑溶血性黄疸

谷丙转氨酶ALT:

谷丙转氨酶正常<40u/L,增高见于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肝脓疡、脂肪肝、梗阻性黄疸、胆管炎、胆囊炎等;其他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所致肝脏淤血,药物影响等。

谷草转氨酶AST:

谷草转氨酶正常<40u/L,AST的测定可以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增高见于心肌梗死、肝脏疾病包括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肝脓疡、脂肪肝、梗阻性黄疸、胆管炎、胆囊炎等;其它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肺栓塞、肾炎、胸膜炎、急性胰腺炎、溶血性疾病、药物影响等。

总蛋白:

总蛋白(TP):成人60~80g/L,血清总蛋白增高:1)各种原因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呕吐、腹泻、休克、高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2)血清蛋白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清总蛋白降低:1)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清蛋白质丢失和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消化吸收不良;2)血清水分增加:可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减少,如水钠潴留或静脉应用过多的低渗溶液。

白蛋白:

白蛋白:成人35~55g/L.白蛋白浓度增高:见于严重失水而致的血浆浓缩。

白蛋白浓度降低:1)营养不良: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2)消耗增加:多种慢性疾病,如结核、恶性肿瘤、甲亢;或蛋白丢失过多,如急性大出血、严重烧伤、慢性肾脏病变。3)合成障碍:主要是肝功能障碍。

脂肪肝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对肝脏的检查是腹部B超检查的重点部位之一,通过对近几年的检查结果统计来看,患有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基本上是35岁以上居多,但青年人中也不少见,男性多于女性。被称为“破坏肝功能的头号杀手”的脂肪肝应引起重视,如果不积极治疗,很可能发展为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严重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它还会增加“三高”疾病和冠心病、中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病的患病风险,这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使患者寿命缩短4—10年。对于脂肪肝的防治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脂肪肝这类富贵病已经为我们敲响了健康的警钟。

危害:

脂肪肝是肝脏脂代谢失调的产物,同时又是加重肝脏损伤的致病因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有:1.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2、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3、肝硬化和肝癌。脂肪肝长期得不到治疗会引起肝细胞缺血坏死,从而诱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多种严重肝病。脂肪肝患者并发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倍。4、诱发或加重糖尿病;5、降低人体免疫功能、解毒功能;6、对机体消化系统的损伤;7、乙肝合并脂肪肝加快向肝硬化发展。

防治:

脂肪肝虽然是一种临床病变表现,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轻者无任何表现症状,可能很多人不是很在意,但是一旦严重就很影响健康。脂肪肝目前是我国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体检查出后要重视,脂肪肝属可逆性疾变,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主要是控制饮食(管住嘴),适量运动(迈开腿)、戒酒,定期检查,健康生活。

乙肝两对半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云南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hku.com/jbbj/1051.html